返回第4章 别把脏水泼我头上(1 / 2)八零:冰冷冷军官见我就脸红眼热首页

刚准备喷几口,那社员就走了!

不远处一个大妈要买蛤蜊油,他随手不耐烦地拿了一个扔大妈面前,把桌上的一毛钱收走了。

大妈一看蛤蜊油口子断了一大块,谁也不想买个缺口的回去,叫他换一个。

那社员吼道:“又不影响使用,不换。”

大妈翻了翻白眼,不敢再说什么,继续去买别的东西了。

其他社员的态度也是一个样,牛鼻子朝天,一副爱买不买的模样。

向南忍了忍,算了,跟这种人吵没必要,现在供销社做的是独门生意,牛气轰天。

等过两年,哦,不用过两年,只要有胆大的把东西弄到镇上来卖,供销社就会慢慢门庭冷落,牛鼻子的社员都会尝到下岗的滋味。

但是她向大小姐没受过这种气,她情愿光脚也不买这种受气鞋子。

向南出了供销社去了公社邮电局,按照地址给霍德发了份急电:结婚吗,村口向南。收到请回电。

这年代电报很贵,尤其她弄的是急电,要三毛钱一个字,标点符号也要算钱。

她又将自己的户口本和写的信寄给了霍德。

要是霍德同意的话,正好过几天户口本就到,直接领证。

不同意的话,他也会再帮她寄回来的。

她这边加急的电报,六个小时霍德就能收到。

他加急回过来估计也得明天了,明天她再来拿电报就行了。

忙完终身大事,向南去了和平镇赶集点。

赶集点在供销社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马路两边都有。

十里八乡各家各户都会拿东西到这里来买卖,十分热闹。

这里能买到粮食也能买到各种油,花生油,菜籽油,价格都很高。

在供销社用粮票买要便宜不止一半,可乡下人没几个有粮票油票的。

赶集卖的五花八门,但都是一些乡亲拿自己家种的东西出来卖。

竟然没有一个真正的商品,乡亲们还没有意识到市场经济,完全没有倒卖意识。

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如果到县城拿一些供销社没有的货来卖,那不也成了独门生意?

哪怕是供销社有的货,也可以拿一些回来。

就供销社那态度,就算她的货比他们卖得贵一点,服务态度让人舒服了,也不愁销不出去啊。

不过这事得快,这世上不缺聪明人,再晚可能就被人抢先了。

再怎么快也得明天了,今天太晚了,去县里要四五个小时,回来的时候就天黑了,这世道可不太平,她一个人不敢走夜路。

反正明天还得出门来拿霍德的电报,那就早点出发然后去县城。

向南买了些白面,挂面还有一些调味的盐油酱醋还有牛奶。

又去供销社买了双解放鞋,这年头的解放鞋鞋底厚实,穿上就不怕路上的石子钻脚。

回到家,就看见张浩在她家面前蹲着,手里拿着一包大前门,地上已经扔了几个烟头。

啧,跟朱丽秀恩爱秀了几天了,这是来看她哭了没有?

向南视而不见从他身边走过,掏出钥匙准备开门。

张浩赶紧站了起来:“向南你去哪里了,我等了你好久。”

向南懒得搭理他,管不住自己下半身的狗男人,跟他待久了还怕传染。

向南打开门就要进去,张浩用手挡着门就要往里面挤。

向南瞥了他一眼:“那天我跟你说得很清楚了,以后不要有任何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