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都是儿孙债(1 / 2)明汉烈风首页

从承天门进入,过端门,行过千步廊,再入午门,便算是真正进入了大明帝国真正的中枢所在。若是直往前过奉天门,便能抵达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殿;往东则是文华殿和春和宫——即为所谓的东宫;往西则是武英殿,也是皇帝日常办公所在。

武英殿前则是一溜廊房,称为六科廊,是六部的办公地点,方便当值官员时刻接受皇帝垂询或者向帝王紧急汇报。

如今朱高煦就背着手站在武英殿前,面色平和,对往来进出的官员和内侍甚至还时不时露出个笑容,见到相熟的官员还会打声招呼。

不过可没人愿意与他多做攀谈!汉王朱高煦这宫里当值的官员内侍谁不知道?性子急躁,动不动就发火,而且动手比动嘴快,偏偏还力大无穷,别说文弱的文官和普通内侍,就是站在武英殿前的侍卫能打得过他的也寥寥无几。

这位王子这两天刚刚受封,封地被皇帝一杆子支到了云南!对于这位汉王爷而言,这和发配无异!帝国上层官员几乎都能猜到皇帝此举的原因:这位二王子本有争嫡之心,在靖难中又屡立大功,在帝国武将中拥有极大的威望,不乏支持者。要不是性格实在是不适合做太子,对嫡长子朱高炽的威胁比现在还大!为了能让朱高炽坐稳太子之位,皇帝老爷只好将这个“类己”的二儿子打发得远远的,也好熄了他的争嫡之心。

既然清楚这来龙去脉,这来去的官员内侍自然能猜到如今这位王爷内心的愤怒!如今闯进宫来,恐怕就是要和他的皇帝老子好好说道说道。

如今虽然看起来这位表情平静态度和善,但谁也不知道这位心中压抑着的怒火什么时候爆发。既然如此不如躲着这位,免得受了池鱼之殃。

武英殿中的朱棣这会儿也有些为难。将二儿子分封到云南是姚广孝的建议,朱棣权衡之后最终做了这个决定。虽然从对帝国眼下的形式而言,将这个勇武的二儿子放到北平镇守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朱棣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会在北平这个武备之地做出什么事情来——毕竟自己靖难这四年,这个二儿子基本上是一步不离自己左右,靖难的操作多少学了些。虽然朱棣坚信自己的儿子不会对自己举起反旗,但对于文弱且身体不好的老大朱高炽,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还不如将他发配得远远的,时间会慢慢冲掉他身边那些追随者和支持者,也会慢慢抹平他的野心。

没错,朱棣自己心中都承认,将朱高煦分封云南,实际上就是发配。关键是自己这二儿子并没有犯什么不得了的错误,发配不是因为他做得不好,恰恰是因为他在带兵打仗上做得太好、聚拢了太多支持他的武将,对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产生了威胁!

所以朱棣能想到自己这个一根筋的儿子心中的委屈,也能预料到朱高煦接到分封旨意之后的愤怒和不甘,也能预测到这个火爆脾气的儿子很快就会闯进宫来,和自己大吵一架!

其实朱棣拿自己这个二儿子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否则原本的历史上也不会发生朱高煦滞留北平甚至应天不去云南就藩的事情了——说白了理不直气不壮,哪怕朱棣是皇帝,面对自己的亲儿子、尤其是多次救过自己性命的亲儿子的时候,明知道他受了委屈,也就拿不出帝王的威严来了。

内侍已经禀报过,汉王如今就在武英殿外等待传召。可朱棣却明显有些犹豫。姚广孝当时建议分封朱高煦至云南的时候,自己曾问过自己这位“帝师”,若是将朱高煦发配,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这个儿子?

姚广孝当时几乎是嗤之以鼻的表情,说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陛下又何必向汉王解释?”

朱棣当时觉得挺有道理,如今感觉纯属放屁!他实在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面对自己的儿子也摆不出那么大的帝王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