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 李陵碑上的冤魂(1 / 1)青龙英雄转首页

阴云密布、气氛压抑的时刻,石青悄然洞悉了宗主那深藏不露的内幕。而后,他神色凝重且带着一丝探寻地对宗主说道:“那你在这之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打算呢?”宗主的目光中瞬间燃起炽热的火焰,紧接着他言辞坚定、掷地有声地回应道:“我定将坚持不懈地去联络皇叔的旧部,用尽一切办法阻止潇糊竹王爷那毫无顾忌、疯狂肆意的侵略行为,这毫无疑问是我唯一所能做的事情了。”石青此时紧紧地盯着宗主的眼神,那眼神中仿佛有着能看穿一切的犀利,他语气严肃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地表示:“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全力帮你,但是你必须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宗主一听,脸上顿时涌起一抹急切与激动交织的神情,他迫不及待地问道:“什么条件?”石青的目光如电般锐利,字句清晰且带着一种不容辩驳的力量说道:“随我前往那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李陵碑,然后在那里跪下,要郑重无比、虔诚至极地给杨令公恭恭敬敬、一丝不苟地磕三个结结实实、震响大地的头,以此来证明你们是发自肺腑、真心实意地真正希望和平。”听闻此言,宗主的脸上瞬间浮现出犹豫之色,那神色中交织着纠结与挣扎,要知道在辽人的观念中,给宋人下跪那简直是一种会令他们尊严扫地的莫大耻辱之事,然而若不下跪,又确实难以清晰地表明渴望宋辽和平的决绝决心。在经历了一番极其激烈且漫长难熬的内心挣扎之后,宗主最终像是下定了某种破釜沉舟般的重大决心一般,咬着牙,从牙缝中斩钉截铁地挤出几个字:“为了和平,我愿意!”

在李陵碑下,众多百姓聚集在此,他们每个人都满脸污垢,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般的浩劫。有的百姓脸上血迹斑斑,那触目惊心的血迹已然干涸,却依然诉说着刚刚经历过的惨烈。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惊恐与无助,身体还在止不住地微微颤抖,仿佛仍沉浸在辽人屠杀所带来的无尽恐惧之中,那恐惧如影随形,紧紧地缠绕着他们每一个人。

包大人缓缓地转过身来,面对着这些可怜的百姓。他神色凝重,眼中满是悲悯,缓缓地蹲下身子,尽可能地让自己与百姓平视,语气轻柔地询问辽人掠杀的过程。

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头颤颤巍巍地开口了,他的声音中还带着掩饰不住的恐惧。“这次来的那些辽人,真是太诡异了啊。他们不像以往那样什么都抢,这次他们只专门抓那些强壮有力的青年。而且啊,只要是有铁器的东西,他们统统都拿走,其他的东西,不管是粮食、金银,还是女人、牛羊,他们一概不要啊!以往可不一样啊,以前他们一来,那就是粮食金银女人牛羊什么都要抢走,一个都不放过,把我们的生活都给毁了呀!”

包大人仔细地听着老者的诉说,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地思索着这些信息背后所隐藏的深意。百姓们有的紧紧依偎在一起,仿佛这样才能找到一丝安全感;有的则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似乎还沉浸在那可怕的场景之中无法自拔;还有的时不时地发出低声的抽泣,那压抑的哭声在空气中回荡,更增添了几分悲凉的氛围。

老者接着说,“辽人来时,如同一群恶狼扑入羊群,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发出阵阵狰狞的狂笑。马蹄声响彻云霄,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他们肆意地砍杀着,百姓们惊恐地四处逃窜,呼喊声、哭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人间地狱般的惨景。那些强壮的青年被粗暴地拖拽着,他们挣扎着、反抗着,但在辽人的武力面前却显得那么无力。辽人的眼神中透着贪婪与残忍,他们疯狂地掠夺着铁器,仿佛这些东西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其他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如同尘埃一般不值一提。”

包大人缓缓回头,目光严肃地看着公孙策,郑重地说道:“公孙策,明天我们就在李陵渡扎营,尽全力帮助这里的百姓重建他们的家园。辽人能如此迅速地来到这里,这意味着辽人离这里必定不会太远。”公孙策郑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接着,包大人转头看向苏逸尘,语气沉稳地说:“苏逸尘,明天我们两个到这李陵渡附近走走,仔细找找是否有蛛丝马迹。”苏逸尘当即应下。

正在这时,如同鬼魅般的赌神倏地飞了过来,稳稳地落在包大人面前。他面色凝重,语气焦急地说道:“包大人,我发现离李陵渡 200 多里处有个碉堡,里面灯火通明。我小心地走进去一看,里面全是汉人在冶铁,有的人在赶制兵器,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时不时还有成桶的鲜血被往里添加。”

听到这里,苏逸尘不禁惊恐地脱口而出:“滴血弯刀!难道辽人要重新组建滴血军?那可是喝血的军队啊!要多少白骨才能训练出这样一支残忍可怕的队伍啊!”众人闻言,心中皆是一沉。

赌神详细的讲述碉堡中的场景,熊熊的炉火映照着冶铁汉人的面庞,他们挥汗如雨地劳作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而那一桶桶鲜血,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触目惊心,仿佛预示着无尽的杀戮与血腥。

那传说中的滴血军,曾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其恐怖的威名,他们以残忍嗜血而着称。每一个加入滴血军的士兵,都要经历极其残酷的训练,通过饮用鲜血来激发内心的野性与残忍。他们手持滴血弯刀,在战场上如鬼魅般出没,所到之处血流成河,白骨累累。如今,听闻辽人似乎又要重新组建这样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军队,众人心中都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惧与担忧。这意味着,一场更加惨烈的战争或许即将来临,百姓们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他们将要面对的敌人,将是比以往更加可怕、更加残忍的存在。

包大人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深知这次面临的挑战将是前所未有的巨大。他必须要尽快找出应对之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沉思片刻,然后坚定地对众人说道:“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一定要阻止辽人组建滴血军的计划,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众人纷纷点头。

就在这紧张凝重的时刻,突然一声霹雳炸响,震得众人耳朵嗡嗡作响。紧接着,那屹立已久的李陵碑竟然从中间生生劈开,一道奇异的光芒从中射出,随后杨令公的冤魂携带着杨家在李陵渡战役中冤死的众多冤魂缓缓出现在包拯面前。

那杨令公的冤魂身形高大,虽略显虚幻却依然透露出一股威严与悲壮。他身后的冤魂们个个面色凄然,仿佛仍沉浸在当年那场惨烈战役的痛苦回忆之中。包拯见状,心中满是敬仰之情,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向杨令公表达自己的敬重。

杨令公赶忙伸出虚幻的手扶起包拯,急切地说道:“星主你这可是折煞老朽了,我可受不起你的跪拜啊。我们当年的兵败,实则是有苦衷的啊。并非是辽人有多么凶猛不可战胜,而是朝里的大臣与辽人暗中勾结,他们相互夹击,致使我们的战士们不仅没有足够的食物,甚至衣不附体。在那样恶劣艰难的环境中,我们与辽人苦苦奋战,战士们忍受着饥饿与寒冷,苦苦熬了几个昼夜啊,最终无奈才一起殉国。”

包拯听着杨令公的诉说,眼角逐渐湿润,脸上满是怒气,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包拯一定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还杨令公您一个公道!”

这时,杨令公和那些冤死的冤魂突然化作了一柄长长的弯刀,那弯刀散发着幽幽的光芒,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哀怨与悲愤。杨令公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是冤魂刀,今天我赐予苏逸尘,希望苏逸尘能完成我的意愿,冲锋陷阵,让我的灵魂能在战场上再次挥洒,洗去你们的耻辱。”

苏逸尘郑重地接过弯刀,眼神坚定地说道:“在下定不辱使命,一定完成杨令公的心愿!”

包大人的脑海里浮现出当年的李陵渡战役,杨家军战士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饥饿与疲惫如影随形。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面对着如潮水般涌来的辽军,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防线。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云霄,杨家军战士们浴血奋战,身上的伤口不断增加,鲜血流淌在这片土地上。可那可恶的朝中奸臣却在背后捅刀子,断绝了他们的补给与支援。杨家军孤立无援,却依然顽强抵抗,直至最后一刻,他们也没有放弃,最终全部壮烈牺牲,那场景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让人心痛与愤慨。他们的英灵在这片土地上徘徊,等待着正义的到来,等待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