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不务正业(1 / 2)穿成皇帝但是必须造反首页

李贤反复回想父亲今天对自己的夸奖,越想越高兴,嘴角都压不住。自己瞒着所有人,偷偷努力,不就是为了这惊艳的一刻嘛。虽然偷偷学习的人很讨厌,但他本心不坏。在高兴之余,想起今天李显被父亲责备,又为弟弟感到不平。病情刚好,就被考察学业,李治这多少有点找茬的意思。

为了安抚弟弟的心情,也为了庆祝自己今天的成绩,他决定带弟弟去教坊听曲!

教坊,在太极宫之西,掖庭之东,有乐人上千。负责宫廷宴饮的舞乐、杂技。

从延恩殿到教坊的路上,他们居然遇到了一个外臣拦路。“表弟们好啊!”听到这个毫无礼法的招呼,李贤眉头刚刚的好心情一下丢了大半。因为来者正是武媚娘的外甥,长安城数一数二的风流少年——贺兰敏之。这个表哥喜欢以风流名士自居,见面总是调侃自己。李贤拉着李显,低声道:“是贺兰表哥,别理他,快走,要是被缠上就麻烦了。”

两个殿下越走越快,最后李贤干脆拉着李显小跑起来。李显想看看这个遗臭千古的大帅哥到底有多帅。可惜被李显拉着,只看到不远处一个挺拔高瘦的身影。

贺兰敏之眼见两个表弟对自己避之不及,也不尴尬生气,冲着两个小孩的身影喊道:“躲什么啊!还能吃了你们不成!”

经历了这个小插曲,等一路走到教坊,李显还没完全康复的身体已经累的喘不过气了。他上气不接下气的和李贤一起走进传说中的皇家歌舞团——教坊。

教坊内,上百个宫廷乐人正聚在大院子里排练《大定乐》,此曲为司空李勣所作。皇帝前日突然下旨,命教坊排练准备,要在几天后的宴饮上表演。这是一首表现战争场面的乐曲,乐人们擂大鼓、鸣金铮、急吹横笛,以表现战场上的紧张气氛。舞者们模仿《破阵乐》的队形和舞姿,持槊而舞。整个场面热闹非凡。

偏在这个时候,一个白胡子老头站上了院中凸起的圆石台,大喊“停!停!停!”

李贤对李显介绍说:“这是太常寺少卿吕才。”

吕才冲着院子后面或站或坐的乐人,大声道:“鼓声太大了,把笛子都压住了。笛子声音还是不够高亢。”本来这种小事不用他一个四品少卿出手,但老头是真心热爱音乐,有这种排演新乐曲的热闹事,绝不会错过。一大早就来监督了,又是改乐器,又是加舞者,把身为教坊使的宦官王素金支使的滴溜溜转。

院内众人忙的不可开交,因吕才这一嗓子安静下来后,才见到站在门口观望的两位殿下。大家又纷纷放下乐器、舞具行礼,引起一阵小骚乱。

李显还真听说过吕才这个人,他前世学了几个月笛子。知道吕才是唐代有名的音乐家,也是尺八的创造者。他听到刚才吕才的话,心中一动,走到吕才身边说:“吕少卿可是苦恼笛声不够高亢?”

吕才听周王这话,好像有解决的办法。他一生热爱音律,一谈起专业知识,也顾不上尊卑礼节,站在台子上居高临下的对李显回道:“正是如此,殿下可有解决之道?”

李显刚刚就注意到,乐人手中的横笛和现代的横笛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没有膜孔!后世的笛子单开了一个膜孔,上覆笛膜,让笛子的声音变得更加生动灵活。他冲旁边吹笛的乐人一招手,乐人赶紧过来把笛子奉上。李显手拿横笛,一边比量一边道:“我宫人说,在余杭之地,有乐人在横笛的气孔和按指孔之间,另外开辟一膜孔,以竹膜或芦苇膜覆盖孔上,笛声会更高亢清脆。”

吕才闻言大喜,他作为尺八的发明者,自然通晓乐器发声道理。周王所言,极为可行。他立刻命教坊使寻人照周王所说一试。笛子改造一时半会也完成不了。反正今天《大定乐》的排练主要是卡在笛子上了,不如明天看看新笛子的效果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