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鲸吞(1 / 2)一群之我首页

“这般诗篇,我做不出。”

“做不出?”

“做不出。”

意大利,佛罗伦萨郊区,某处古宅的客厅内。一位贵族老太太正坐在沙发上,在场的多位作家衣服上还嵌有补丁,看上去与四周的古董和高级定制家具格格不入。此时此刻,作为古宅的主人与文学沙龙的创办者,老太太的关注焦点在一对新婚夫妇身上。

“那你说说自己的故事如何?”

“自然是好的,不过在此之前,克里斯汀女士,您读过尘客的作品吗?”顾寒殿拿出一本书,摊开后露出了印刷精美的行楷体汉字。

“很遗憾,我没看过最近的商业小说。”不仅仅贵族老太太本人,在场的其他客人也对于顾寒殿推荐的作品很感兴趣。

“那么,请允许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个他所写的小故事—《鲸吞》。”

同行的顾予致也是首次听到这个故事,关于啮齿星(rodent plaae)K009的最后一只野生啮齿类动物—彼岸。

论起彼岸的诞生,似乎要追溯到极古的历史,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啮齿星上有许多事件是而今人类无法想象到的,譬如曾因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上升导致的生物大爆发。如今,这座星球的主宰在一周前发生了变更,原本占据食物链顶端未知的啮齿类动物:畑(读音同田)咀鼠被一支人类的太空舰队猎杀大半,这座星球也成为了人类势力在太空之中的一座补给站。

“曾经被啮齿类动物主宰的星球?很有创新精神的设定。”待到顾寒殿将故事背景交代完毕,一位在场的科幻作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畑咀鼠,这个物种的名字有什么说法吗?”

“在汉语中,畑字拆开来就是火和田,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技术较为有限,因此开垦与耕种田地通常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直到今天,仍然有部分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采用此法。火田的含义便是将草木焚烧殆后进行田猎,也指经受火耕的田地。《礼记·王制》曾载:“昆虫未蛰,不以火田。”而咀字应该是嚼食的意思。”

啮齿星K009的地表平均温度较高,类似于地球现在的热带地区,因此自然引发的火灾较多。最初,畑咀鼠是群居动物,为了躲避这类灾害只得将住所设在地下深处,白天它们进行休憩与挖掘洞穴,到了夜晚才来到地表进行觅食。

“等等,既然这样,该物种又是如何成为食物链顶端的呢?”那位科幻作家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答案是一种金属元素—铝。啮齿星K009上的植物多数具有强大的耐铝机制,它们的根边缘细胞可以存储一部分铝,而畑咀鼠早期的主要食谱中就有这些植物的根系,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一部分畑咀鼠成功与耐铝真菌达成奇妙的共生关系,从而在皮肤以及毛发表面逐渐形成一层较薄的金属反射板,如此一来它们就能在白天的部分时间段出门寻找食物。”

生存下去,然后繁衍,能够在日光之下坚持更长时间的畑咀鼠往往更容易留下自己的后代。

护身的铠甲越来越便于行动,群落之中甚至出现了专门使用牙齿与爪子开掘矿藏与修缮护甲的个体,这类个体的地位较高,并且数量缓慢增长着,它们甚至主动舍弃了自身所拥有的铠甲,只需要从群落的其它成员那里得到最基本的食物就足矣了,我们暂且称它们为“凯匠”。

直到这里,整个故事似乎和鲸吞仍然没有任何关系,而畑咀鼠已然成为了这颗星球上最成功的种群,它们的体型逐渐增大,又发明了初始符号系统用于交流,那是类似于摩斯电码的图案。哪怕在昏暗无光的隧道中,只需用胡须划过这些标记的凹槽,一只正常的成年畑咀鼠就足以领略其中的简单含义。

直到一类新型植物—株茉的繁荣时期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