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洞箓十二转,丹玉九品,功决三元(1 / 2)洞虚清衍箓首页

天色像是颓废且焦干的笔头,乘兴而来的诗人忙尝过了如枯槁一般的苦涩,烟笼弥山,随着炉中烟起篆,秋风裹携着淡然的兴味。俄顷,到来的雨点像是自暴自弃的秋雨,纷纷驳杂,破落得正当其时。

呆呆地望着眼前的落雨,正从漠漠的高空破开层云急速落下,顺着阁顶的飞檐,随雨链次第落下。没入地中,倏忽,消散。

南宫无且简直不敢相信,这一次,居然真的让他重生了。定了定神,少年紧紧的握住了拳头。上一世,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不知道,洞箓?丹玉?功决?道义?做一个正人或者做一个恶人。或许也不能称之为上一世,愣愣神,前世种种的战斗经验让南宫无且猛然警觉起眼前陌生的环境来。

他开始打量起自身,此时的他正穿着破旧的土黄色的袍子,略为不合身型的短小衣衫,裂了一道小口子的衣襟。让他开始恍惚,毕竟这是他身为清虚山外门弟子学徒时的装扮了。

环顾四周,定定一看,竟是一座古朴的藏书楼。时值傍晚,少年缓缓举起手,走向窗边,为数不多的残照,顺着指尖轻轻地流淌进少年的眼眸。少年眼眸微眯,颔首躬身,远处尽是无穷无尽的山峦。而其中,错落星火点点。

心头大震,南宫无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从前少年,不知种种谓之因,纷纷谓之果。调和性做龙虎伏,月宵吟作清凉台。龙虎龟蛇相抟济,十二院,却笑归来迟。

入药镜中观己身,如今归来,却是少年人。

清虚山,虽在洞箓世界之中并不算十分出彩,却往来纷争不断,而最先入眼的清虚山门,据说便是潘公初开天门之处。从前纷纭,往来混沌,生灵涂炭。清虚真君潘公手提揖元枚,一下劈开祖地放出箓能,而后地势得令,才得以形成清虚药洲,进而祖庭立。

这个世界以箓法为尊,修行则辅以丹玉,功诀。箓法上乘无极诸有无相,下抟冥冥众道神魂意志。所谓箓法,便是天地人中还要高于天的“章法”,亦是箓者与之产生联系的“契约”。譬如衣裳是身体的章法与尺度,买卖来往银钱是是器物的“契约”。法箓似是法则,而更像是能力效法的源头。通过箓章授身,引入天,神,人,物等无限诸能。

战斗之中,即使两人箓能相同,使用一样的丹玉功诀,却可能因为修的法箓与战斗的地势环境,天时月令有不同的契合度而产生差异。譬如都是在地面战斗,大洞鼎目箓的契约之箓能产生于诸天福地药洲,与生财所用的神霄贯财箓相比,就明显要胜上一筹。

洞箓世界中,有些大能甚至可以以自身神魂为箓,肉身为引,渡引众生,而只身独断万古,得以魂引众生供养,享清凉法水,受无边香味,永世长生。

箓法分为十二转,箓者之修行也是对应十二转。其并不似功决,丹玉等可以由凡人抟炼凝结而成辅助修行,似十二转中之上品大洞弥罗尊法箓,似是经由不可言说冥冥所做。即使箓者有朝一日,勘破三虚大化之境,抟炼中品下品之神箓,亦是需要天形地势,日时月令之品能,依天道诸品箓章法则所做。

如此种种,可见诸天法箓,非是一般。

箓法虽然千变万化,种类繁多。虽然每位箓者尽其一生中可以领略多样的箓法,但是每位箓者身上真正能够响应的箓法,只能有一尊。并且从高转的箓法转换为低转的箓法,实力和对外显示修为上是会得到短期的倒扣,达到一个小瓶颈期。想要突破则要靠每个人的悟性。

诸般品箓,皆是遵循天道,唯有一卷出世间,号为《洞衍清虚箓》破十二转历历之考,位立十二转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