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老大!”
诸人被他所激,纷纷表起忠心和决心,让李子园说了一半的话被堵在那里,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他还想说财政部拿到的钱,用在哪里不都是他们这帮人说了算么!如此看来是不需要了。
木得法,李子园同样抱拳道:“多谢各位的信任与支持。”
一番兄弟和睦之后,议事继续。
如今北望岛上的发展可谓是到达了一个临界点。经过六年的发展,不进行大规模移民的情况下岛上的粮食已经可以自给,工业体系虽未完善,但基本的工具已经可以生产,原材料的供应也越发充足,接下来只要人口和人才跟上,不说爆发性发展,稳步提升是绝对没问题的。
这样子的一个势力,想增加收入还是很简单的。比如有了稳定的柿漆供应后,利用本地丰富的木材资源生产中高档的家具。又如利用泛滥的鲑鱼资源,将其与制皮、纺织工艺相结合,生产防水布。甚至是打着新型抗震的名头有偿为有些收入的百姓建造房屋。
除了以政府的名义主导新产业,来年同样需要给予想要经商的百姓方便——并厘定税收。
事实上,北望岛如今的税制仍是一团糟。就拿农户来说,三成的粮豆收成说起来简单,实际收取的时候相当耗费人力物力,毕竟谁头上被薅毛了都要躲两下的。
“老大,下一年可以对老定居点附近征收苜蓿田和经济田税了。”张翰提醒道。苜蓿田、经济田,经过几年时间的试点,也到了靴子落地的时候。以北望岛日渐增长的耕地基数,这绝对会是个不小的数目。
李子园看向他,询问道:“你准备按什么标准收?”
“经济田按照大明物产收购价来计算产值。根据先前的产量,大约每亩能有1两至2两的收益,这里已经扣除开支,所付出的只是一些劳力。”
“15亩苜蓿田搭配上大豆秸秆、一些廉价的鱼粉、野果野菜以及其他饲料,足以养出30头黑猪。不过今后要大力推广畜力农机,无论是养马还是养牛,这个数得砍掉一半。”
“如此一来,苜蓿田的收益与经济田便相差无几了。”张翰摊了摊手,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旋即恢复一本正经,给出了总结:
“下官建议经济田和苜蓿田共收4两税。”
李子园手指轻点桌面,沉默不语。先前对农户收入高的认知来自本地超高的粮价和政府的收售同价,一旦产量足够,价格与大明平齐,则种植粮豆的收入要下降一半不止。
以今年新港镇周边的熟田计,标准的轮作制种出的粮豆便只值12两,扣除税便只余8两4钱,这样的收入还没算农具种子肥料钱呢!偏偏这要占用一对夫妇五六个月的时间,虽然这期间他们也不是一直在干这个,完全可以闲的时候出去一个人打工,一个月挣上一两二两的,但当农户还有只包吃的徭役,弄下来收入比打工差多了。
先前他还觉得农民待遇好,如今算来,粮价一旦接轨就会大有不如,即便是加上他们秋收后到处采摘核桃补贴也还差不少。更何况,农牧业的收成还得看天,风险一直存在。
而北望岛政府还要面临一些诸如擅自变更田地用途的麻烦,这低价收购还得从长计议呀!不然没人种地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