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中考(1 / 2)如何成为煤老板:从1983开始首页

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的张小浩,这一段时间可就惨了,虽然卡上的余额,如他自己所料,已经过千万,每月都还在以数百万计的数字增加着,但是他本人却是每天被张妈李新月亲自押着上下学,接送张伊然的任务都交给了新晋女保镖骆玉婷和司徒若溪,理由是马上就要中考了,小心无大错。

张伊然倒是很开心,每天有两个漂亮的,身上香香的姐姐阿姨接送,真是太爽太惬意了,喜欢,喜欢,超级喜欢。

悲催的张浩宸只好在张妈的教鞭之下发愤图强,又重温了一遍初一至初三的全部课程,并且和初三的所有同学按着自己的提议,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

这种学习方法,到了新世纪以后就是烂大街的方法,但是在80年代那个物资匮乏的时期,却是一件烧包的事情,那個时候的试题,都是油印卷,要老师刻板刷油,一页一页印刷,费工费力不说,还烧钱,在学校来说最好是能省则省。

但是搁在张浩宸这儿,只要钱能解决的事,就都不是事儿,一天五块钱,初三的老师,初二的老师,初一的老师,抢着刻板,印题。那一段时间,大家打招呼时的话语都是,“X老师,你今天印题了吗。”

这事整的校长都知道了,一天五块钱,还能让学生每天都实战考试,提高成绩。这事弄的,要不是实在不好意思和老师们争强,校长他老人家都计划亲自挽袖上阵印题了。

厉害呀,都别眼红了,谁让人家是沙河张援朝的儿子呢,谁不知道,人家张援朝不但有百十辆大卡车的车队,听说人家还是红都县拖拉机厂厂长呢,今年麦收人家张援朝出动三十台四轮割麦机,二十台带斗车援助沙河麦收,全程不收一分钱,还把沙河村往年要一个半月的夏收时间,缩短到二十天,那家伙是真有钱。

六月份的时间在张浩宸和初三同学们痛并快乐的刷题中慢慢过去。

七月一号,全红都学校除高三初三外都进入了暑假模式,七月七号到七月九号,高中苦读三年的学子们,进入到一考定终身的恶魔三日。按后世的规则,高考时所有学校都得放假,但那时代高考时就已经已经放暑假了,别的学生就不用考虑了,沙河村的学校在离县城十几公里外的乡村,影响不到县城的高考,张浩宸心心念念的放假三天,自然是没有了着落,只好继续在学校刷题。

1985年7月14日到7月16日,被张妈李新月押着刷了一个多月考试题的张浩宸,迎来了改变人生中的第一步,中考(张妈每天灌输的理念,农村孩子想改变人生,必须走好两步,第一步中考,走好了考上县重点高中,考大学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第二步高考,就是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要是考上了,过去了,你的人身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你以后就会在城市工作生活,啃城市的大白菜。)

每当张妈这样说起时,张浩宸总是会脑补后世冀省衡中一位莘莘学子发言,“我是一头来自农村的猪,我就是来拱城市大白菜的。”不由嗤之以鼻,城市都是柏油路,那上面长出来的白菜都不是有机的,有那么好拱吗?

沙河学校初三中考,是要到岳阳镇参加的,同时参加的还有岳阳镇初中初三年级,以及岳阳镇所属另外几个有初中的学校。

沙河村离着岳阳镇顶多也就十里地,学生们骑自行车去参加考试也就是二十分钟左右的事,但是自从去年有了饲料厂的分红,沙河村委也阔了起来,老支书于正良亲自张罗了两辆三十几个座位的大巴车,雇佣三天,专门供应学校初三学生参加考试。老校长都不由感慨,沙河村自从张援朝发家后,在他的带动下是变化是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好了,势头起来了,压不住了。

岳阳镇有两个考点,一个是镇初中部,在镇子的西南方,一个是镇高中部,在镇子的正北方,校门外就是3009国道。张浩宸分的考点就是镇高中部。

考场,座位昨天就已经看好了,大门开后,学子们井然有序的步入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