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下邳攻防战(十七):兵不厌诈(1 / 2)吕布:拒绝飘零,我活捉了糜夫人首页

吕布疑道:

“闻汝之言,似胸有成竹,敢问何故?”

刘泓道:

“君侯有所不知。

吾在会稽之时,曾听王明府与平舆人许靖品评家乡人物,李氏亦在其列。

李丰之祖李巡,原为汝南郡汝阳县人,为灵帝时宦官,因同为乡里,故与袁隗私交甚笃。

至李丰父辈,始携妻儿迁至平舆县。

其家中子弟,虽无大名,亦遍布郡县之中。

袁术经略豫州,李丰率部曲入其麾下,随之征战四方。

然其父因年老,仍留平舆。

李丰此人,少有胆勇,极重亲情。

君侯若欲策反李丰,当从其父着手。”

吕布大喜,道:

“原来如此。

伯澄既对李丰了如指掌,必能不辱使命。”

说罢,他要来笔墨,开始写信。

写完后,又请刘泓校对了三遍。

确认无误后,盖上了汝南郡太守的印章。

刘泓携信,自下邳北门出发,转而向东,至高迁亭,又掉头向南,潜行至泗水北岸,再回身向北,大摇大摆地朝敌营走去。

离营还有一里多地,他就被放哨的敌兵抓获。

可惜,抓他的敌兵不属于李丰部,而是张勋部。

敌兵再三盘问,刘泓百般扯谎。

他自称是李丰将军家中的仆人,有要事禀告主人。

敌兵见他说得头头是道,抓不到破绽,也没敢把他怎么着。

一直等到傍晚时分,敌兵才在审问无果之后,把他押送至李丰大营。

李丰独自坐在大帐之中,一口接一口地喝闷酒。

他参加一场议事,刚刚回来。

袁术又如往常一样,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虽然他也学张勋一样,低着头,一声不吭,最后也没受到什么实质性惩罚,但那些侮辱的言辞,却始终在他的心头萦绕,久久不能释怀。

他少年之时,就随袁术征讨四方,虽无多少显赫之功,却也算是其麾下宿将了。

可是,在袁术眼中,他狗屁不是,想骂就骂,想打就打。

前些日进攻缺口,陈纪轻敌,致使此战先胜后败,他本不负主要责任。

可陈纪已死,袁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当罪魁祸首看待,实在让人难以心服。

要是就这样骂一顿,咬咬牙忍了,也就算了。

偏偏袁术还想让他接着打。

李丰实在是不想再打了。

一是打不过。

二是现如今,他手下的能战之兵,已不足开战时的一半,根本无力发动进攻。

陈纪死后,袁术倒是把其麾下的几千人,拨给了他。

但是,这些人刚刚经历一场大败,士气低落,不堪再战。

要是再发动进攻,无异于自杀。

可袁术并不这么想。

他觉得自己虽然困难,但吕布那边更困难,就看谁能挺到最后。

只要再发动一次攻击,守军必然崩溃。

他命李丰整顿队伍,五日后自缺口处,发起新一轮攻势。

李丰当然不肯,仗着胆子,据理力争。

袁术大怒,再次开骂。

这一次,李丰铁了心,硬刚到底。

袁术最终提出,从纪灵和苌奴麾下,各抽调五千人马,归其攻城时指挥。

李丰这才勉强答应。

然而,他心知肚明,这两支人马,皆远在数百里之外,何时能到下邳,鬼才知道。

他正气堵胸膛之时,士卒押着刘泓进入帐内。

李丰见有人搅了他的清静,怒吼道:

“滚出去!”

刘泓察言观色,扑通一声,哭拜于地,道:

“将军,家里出事了!”

李丰喝得晕晕乎乎,闻听此言,大怒道:

“胡说!

吾妻儿皆在寿春,能出什么事?”

刘泓大声道:

“不是寿春出事了,是平舆家中出事了。”

这一次,李丰听清楚了。

他晃了晃脑袋,好让自己清醒一点,道:

“平舆那边出事了?”

刘泓又高声重复了一遍。

李丰这才如梦方醒,慌忙扔掉手中的酒碗,几步来到刘泓近前,瞪大眼睛道:

“你是何人?

平舆乃家父所居之地,莫非是他出事了?”

刘泓带着哭腔,道:

“吾乃家中一个下人。

令尊出事了!”

李丰闻听此言,如同五雷轰顶,忙道:

“到底怎么了?

你快说!”

刘泓道:

“平舆家中,连带令尊在内,全都被杀了!”

话音未落,李丰哎呀一声,倒退数步,一下子撞翻了食案上的酒坛,稀里哗啦碎得满地都是。

他以手扶案,勉强撑住身体,咬牙道:

“谁干的?”

刘泓道:

“黄巾余孽刘辟带人干的。”

李丰道:

“刘辟?

他不是投降曹操了吗?

如何还能残杀无辜?”

刘泓边哭边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