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武举,似乎也是条路(1 / 2)红楼霸王:项羽穿薛蟠首页

项羽听到贾珍的提议,先是呆愣了一下,随后却是苦笑道:

“武举倒也是个路子,可武举也需文试,哪里那么容易过的?”

他自然是会打仗的,但若说考试却是两眼一抹黑了。

大魏的武官,多是以世袭、恩荫等继承制度为主,对于武举这个选拔方式并不是很重视。

武举在大魏,也只作为选拔武官的一個补充,比直接捐的官略好上一点,却也有限。

武举考试的内容没有文举那样细致,一般只有两科。

先试策略,后试武艺弓马。

其中还是以策略为重。

如果策略没能中试,直接就不能继续参与后面的武艺弓马考试了。

贾珍见他这个反应,立刻想到薛蟠大字都不识几个,更别说兵书战策了。

想到这些,他刚刚射箭被爆杀的沮丧心情顿时都好了不少,却还故意笑着安慰项羽道:

“不过是考《武经七书》,又不是让你写策论,死记硬背足矣。”

《武经七书》就是武举的官方教材。

其汇编了《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兵法》、《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而成。

这是北宋时,朝廷为了武举推行的官方教材,被各朝代沿用至今。

这七本书里除了《李卫公问对》是唐朝的,项羽一无所知外。

其他六本他倒是都或听过,或看过。

但就是没背过。

你让项羽打仗,他带兵堂而皇之的刚过去就能赢。

但你让项羽用计谋,他照样带兵压过去,根本来不及用。

项羽闻言,却也往心里去了,但很快又摇头道:

“如今还剩两个月,我哪里背得完?”

“且若真要参加乡试,怕是要即刻出发回金陵,难道我要在路上背书?”

不同于文举的三年一次,武举是六年才举办一次。

而今年正是六年一次的武举,且距离举办乡试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了。

不论是文举还是武举,乡试都是在原籍进行。

且若想要参加,还需提前报名。

也就是说,他除非立刻回金陵,不然可能就赶不上武举的乡试。

“说起来,今年是今上改元后第二次武举。”

“当初第一次武举,因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才未能殿试。”

“若是所料不差,今年很可能会进行殿试。”

贾珍明知薛蟠不会参加,却是一脸遗憾的提起殿试。

想起刚刚输了一把宝弓,还搭进去四百两银子,他还忍不住半开玩笑,半是嘲弄的道:

“到时候文龙在今上面前露露脸,若能得今上看中,没准还能拿个武状元回来呢!”

武举的时间和模式基本照抄文举。

乡试和秋闱一样也在秋天,九月份举办。

会试同春闱,在春天三月举办。

至于殿试,就主要看皇帝心情了。

如果皇帝没时间,或是没心情。

会试通过后,就会直接按名次钦赐武进士及第出身,恩荣次第,刻录立碑,一如文进士。

如果皇帝心情好了,就会在四月初一举行殿试。

到时会由皇帝会亲自勾选一甲三名,选出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