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大灾流年兵祸起,喜添至宝少年家(1 / 2)十七年生死行首页

弘光元年五月,你最后的亲人和你自己,一并死在了一片尸山血海的炼狱之中,这片炼狱的名字——扬州。

公元1628年,大明思宗朱由检即位,是为崇祯元年。为绝边患,大将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为支持战事之需,朝廷加派各省赋税,恰又逢全国大灾荒,一时间民怨四起,天下大乱。

“梁儿,这里大肚的地方上釉更要均匀,这样入窑才不会裂开。我来这瓶子剩下的部分,你去按我教你的看看炉温,添些柴火,这是炉中那批瓷能否烧好的关键。”

送入一捧柴薪,我取来钩子勾出炉中火照,观察火色。是橙黄色,看来温度刚好。看完炉子,一抬头,是母亲来了。

“爹爹!娘来给你送饭了。”

“辛苦你了呀!这样的天气,路都开裂了,还天天带着身孕来给我送饭。下次不必这样,我可以自己回家吃的。”

“说什么呢?你辛苦工作也是为了这个家,我也得做我能做的呀。要是你回家一趟,多耽误烧窑哇。”

“嗯,好吧,那你也别太辛苦了,为了我们一家,也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算算日子,还有两月就要临盆了吧,夫人还请保重身体!”

父亲招招手,吩咐我:“梁儿!送你娘回家吧,这儿有爹看着,没事!”

我带着母亲,走在母亲生前小跑着向前奔去

“梁儿!梁儿~走慢点!别摔着了。”母亲急切的说道

“没事娘,我来给您开道。胆敢拦在母亲面前的荆棘,通通有孩儿给你扫除,不让母亲有一点危险。”

“你这拦路的石头,看我一踢!”一脚踢向了面前土中嵌着的石头,石头却纹丝不动,“哎呦!好疼。”

“呵呵,好了,我们绕着走就是了,回家吧。”

我们沿着土路走回家,远处走来一人,走走停停步履蹒跚,褴褛不堪的衣袍说明了他一路的奔波与不易。

他看到我们,小跑上来,先是一躬,一抬头,脸上挂满了疲惫和颓废。

“两位好人家,请问此处是哪里?吾号落芪居士,欲往东去,此处可通哪里,能否请指明方向。“说罢,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我和母亲停下脚步,回身应道:“先生一身风尘,是从远方来的吗?此处是洛阳,往东的话,是想去开封吗?”

落芪居士点点头:“正是,吾本在陕西一带定居,今年陕西大旱颗粒无收,无奈只能向东逃难,吾在开封与一位青年才俊是旧识,听闻他今年进士及第,想与他讨口生路。“

“此处是洛阳嵩县,我家住高家沟。”我指着远处的炊烟,“我爹说:我家本是种田的,祖上经历大灾,朝廷苛捐杂税却不减,无奈只得变卖田产于地主家委身求活,索性后来,喜得善缘,求于高士习得了一手制陶烧瓷的手艺,自此代代传下来,到我父亲那一辈,已经是第六代瓷人了。“

“梁儿也要好好学手艺,以后从父亲手上接过家业。”母亲抚着我的脑袋说道。

“好~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