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也不乏充满智慧的无名小卒,对于“声东击西”和“虚张声势”的运用让人啧啧称奇。北魏有位将领在远出塞外打探敌情时,不小心遭遇数千名铁勒族骑兵,兵力悬殊之下,如果贸然撤退定会被对方追杀以致全军覆没。于是这名将领假装爬到高山上指挥,装作部署军队的样子,故意让敌人以为自己人多势众,最终吓退了对方。还有位将领由于手中兵马不多,在俘获敌军后故意将他们放走,等到这些俘虏逃回城中后再突然发起进攻,守城的敌将果然以为这些俘虏是他的内应,于是连夜逃走了。
元叉自从幽禁了胡太后,为了防止变故经常亲自入宫守夜,出入也都会带这很多手执兵器的勇士来保护自己。他贪财嗜酒,喜好女色,将朝政打理得乱七八糟,父母妻儿也都仗着他的庇护为所欲为。
而孝文帝迁都洛阳所遗留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地处北方的怀朔六镇本是鲜卑的重要源地,但由于人口不断南迁而日渐荒芜,再加上附近柔然的入侵以及接连出现的灾异饥荒,导致当地鲜卑族人的生活苦不堪言。朝廷还将那里当作难民集聚地,不断将中原的灾民赶往就食。之后柔然被高车大败前来归顺,朝廷不愿将与自己敌对多年的他们安置于中原腹地,于是也将他们丢到了北边,使得本就处于饥荒的六镇雪上加霜。结果那些柔然降卒个个心怀异志,才呆了不久就开始四处掠夺,使得当地人民更加绝望。
驻守于六镇的将领和士卒日子同样不好过,他们本是豪门子弟,为了国家守卫边疆。北魏刚刚建都平城时,对北部的边境还很重视,所以都会慎重挑选贤德之人前去担任将领,配合上这些出身名门的士兵一起防备敌人。朝廷不但给予他们高官厚禄,还会免除杂役,所以当时之人都乐于去边境驻守。但久而久之,随着孝文帝南迁加上四海康宁,这些将士逐渐被遗忘看轻,甚至被当作奴隶一样役使。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胞兄弟在中原身居显贵,而忧国忧民的自己不光没有任何升迁的机会,也得不到一点尊重,心中的怨气自然越来越大。
于是内忧外患之下,矛盾终于爆发。
523年4月,六镇之一的沃野镇百姓在破六韩拔陵的带领下率先造反,很快就攻克怀朔镇并俘获了当地守将,各地也都蜂拥而起,共同掀开了北魏灭亡的序幕。
元诩眼见贼寇的势力一天天壮大,甚至逼近元氏先祖的陵墓,十分忧心,便想派遣郦道元作为使者前去抚慰六镇,甚至想要御驾亲征,不过始终都未能成行——郦道元用法严苛,曾因手下骄纵而将对方处死,即使胡太后亲自说情也没有用。
屋漏偏逢连夜雨,关中和凉州等地的胡人听说六镇兵起同样开始叛乱,河北与辽宁部分地区的百姓也纷纷杀死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整个北方顿时乱成一锅粥。
如此形势,南方的梁国自然少不了来分一杯羹,于是在梁武帝的授意下开始北伐。然而因为战力实在有限,虽然几次战胜魏军,但也斩获寥寥。尤其彭城一战,萧衍派遣儿子萧综前去进攻,结果这个萧综其实是东昏侯萧宝卷的私生子,在母亲被萧衍强占七个月后生下的他,所以在当时没有引起怀疑。萧综得知自己身世后一直隐忍不发,终于等到这个时机得以暗通北魏,最终造成梁军大败,只有将领陈庆之的部队安然撤退——陈庆之是一员猛将,之后在他的带领下甚至将梁国丢失多年的寿阳城(安徽)都夺了回来,而且他将来还会创造更惊人的战绩。
萧衍得知后十分震惊,不过仍然宽恕了萧综的子嗣。之前背叛萧衍的萧正德也在此役中抛下部队独自逃亡,萧衍本想下令将他逐出朝廷,但最后还是赦免了他。
不久,魏国北边的州郡就全部沦陷,其余各地无论汉人还是外蛮也都不再服从于北魏的暴政,但久居朝中的元叉却仍日日享乐,时常外出游玩而流连忘返,逐渐放松了对胡太后监视。聪明的胡太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当时元叉将她和皇帝元诩分别囚禁,不允许二人往来。胡太后表面故作隐忍,暗中命令元诩及心腹臣子多次劝说元叉放松管制,还以剃发出家作为要挟,要求恢复和皇帝的往来,元叉也没有怀疑就同意了。解禁了的胡太后立刻邀请元诩一同前往某位宗室大臣家里游玩,并在入夜后进入密室共同商议对付元叉的方法,最终居然成功迫使元叉同意自行解除兵权——这其中的波折没有详细记载,但只按结果来说疑点颇多。而且要不是后来元诩和群臣的强烈反对,重夺政权的胡太后到最后也不忍心处死元叉,死后还追封了他很多爵位。
胡太后注重打扮,经常外出游幸,在宫中与多人私通,并将对方全都加以提拔,导致奸臣当道,朝野无不为之侧目。所以等到她重新执政,纲纪反而越来越混乱,那些她宠信的奸佞小人全都欺骗她说外界的叛乱势力越来越弱,想要借此讨好。
但其实造反之人却是越来越多,朝廷只能不断东征西讨,在高昂的军费之下耗尽了国库,不得不向民间预征未来六年的租税,但是仍然不够。于是又开始削减百官的酒肉供给,并对在市集中买卖的人收取消费税,就连住店的都要上缴,到处都是嗟怨叹息的百姓。由于贫困,各地都无法按时供应兵器钱粮,导致前去平叛的官军节节败退。尔朱荣在经过州县时,由于当地刺史不愿开门接待,竟擅自率军攻入城中,然而已是强弩之末的朝廷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梁朝的陈庆之继续率军进攻涡阳(安徽),他趁夜偷袭了魏军大营,接连攻克四座要塞,魏军在大为惊骇之下只得献城投降。
随着元诩日渐长大,对于荒废政事的胡太后越来越不满,母子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胡太后知道自己不检点,也知道外界不太平,于是禁止左右将政事告知元诩,想要一直蒙蔽他。
高欢之前一直追随叛军起义,后又逃奔尔朱荣。当时尔朱荣兵力强盛,就连朝廷也不放在眼里,一直有着夺取天下之心。有下属向他推荐高欢,但尔朱荣看到他面容憔悴便没有加以重视。之后尔朱荣和高欢一起前往马厩时,看到高欢不用强迫给马戴上枷锁就能顺利修剪马毛不禁啧啧称奇,高欢还得意地说:“驾驭恶人也是这样!”尔朱荣认为他谈吐不凡,便邀他畅聊天下大事,从中午一直到半夜,二人相见恨晚,此后高欢便成了尔朱荣的参谋。
除了高欢,尔朱荣还有两个骁勇善战的心腹——贺拔岳和贺拔胜兄弟。当年尔朱荣收服他们时就曾说:“有了你们的扶持,夺取天下不过是举手之劳。”贺拔岳也劝尔朱荣早日兴兵入主洛阳。于是尔朱荣上书朝廷,以群盗猖獗为由,恳求率领三千精锐前去支援。胡太后对他充满疑心,始终没有答应,但元诩却早已厌烦了被当作傀儡的生活,于是秘密下诏同意尔朱荣前来,想要利用他来胁迫胡太后。
胡太后得知后,便设计毒害了元诩,改立了一个三岁小孩为天子。
尔朱荣勃然大怒,以天子被毒杀为由上书抗议,派遣高欢作为先锋进攻洛阳。由于长乐王元子攸一直拥有很高的声望,所以尔朱荣便扶持他为新皇,是为孝庄帝。胡太后的心腹重臣眼见尔朱荣的大军势不可挡,纷纷四散而逃,不知所措的胡太后也只好选择出家。尔朱荣顺利进入洛阳,召集百官前去迎接元子攸的车驾,然后下令将胡太后与三岁的幼主全部丢到了黄河里面。
手下劝尔朱荣说:“我们的兵马不足万人,而朝廷却人多势众,文武百官也都对我们不太服气。如今了解到我军的虚实过后就更会生出轻慢之心,若不大加诛罚,树立我们自己的亲族党羽,恐怕早晚会生出祸乱。”尔朱荣认为有理,于是借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出来迎接孝庄帝的机会,纵兵将他们全部围杀。
——尔朱荣不到一万的兵马,居然压倒性地屠杀了两千多人,如果拓跋氏仍是草原上那只骄傲的鲜卑部队,这种情况还会发生吗?可惜他们现在姓“元”,手里拿得也不再是弓弩而是汉人的儒学典籍,这些典籍只能教会他们侃侃而谈,却反而让他们丢失了保护自己的本领,多么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