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萧道成唯唯诺诺的众臣中,袁粲()始终忠于刘氏,个性温和文静的他不愿看到有异心的萧道成做大,于是不断暗中筹划想除掉他。之后袁粲联合了很多忠臣共议大计,还把褚渊也叫去了。有人劝说褚渊和萧道成的关系过于亲密,但袁粲以为褚渊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信得过的。然而他错了,褚渊知道后果然立刻跑到萧道成面前告密,最终导致袁粲功败垂成,并于临死前不甘心地喊道:“独木难支大厦之崩!”
刘宋的百姓都很怜悯袁粲而鄙视褚渊,于是特意作了一首歌谣来凭吊:“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
褚渊不仅遭到民众的唾骂,就连同僚们也都看不起他。有一次褚渊入朝,由于阳光刺眼便用手中折扇加以遮挡,正好被路过的官员刘详看到,立刻讽刺说:“褚先生此举,是因为没脸见人吗?”褚渊听后大怒,当即回嘴道:“你不过一个寒酸文人,也敢出言不逊。”刘翔也不甘示弱:“我不能像你一样残害袁粲以及其他功臣去谋取高官厚禄,自然难以免去寒门的身份了。”
刘详本是最早修订二十四史中《宋书》的作者。但他性格刚强,不愿合群,在记载刘宋历史时,毫不避讳地讥讽萧道成的篡位之举,最终被革职流放,死在了广州。
而褚渊虽然得到了善终,他的儿子却以此为耻,终身不肯出仕做官,将褚渊争取到的爵位全部辞让,然后隐居于他的墓旁,以这种方式来替父赎罪。
479年4月,刘准下令禅位于齐王萧道成,然后左右挟持着送出了宫。在路上,失魂落魄的刘准问道:“怎么今天没有奏乐呀?”有位从晋朝一直活到此刻的老臣跟随在车后哭得不能自已:“人们总认为高寿是好事,但老臣却不得不历经这么多的兴亡成败,真想像蝼蚁一样早点结束生命!”百官也跟着落泪。
自此刘宋王朝覆灭,萧氏齐国正式建立。
刘宋王朝自高祖刘裕和文帝刘义隆开始就以心狠手辣著称,之后的刘骏、刘子业、刘彧杀起亲族更是毫不眨眼,且所作所为都异于常人,导致内乱不断最终亡国。后世有不少人都认为这个家族存在精神上的疾病,要不是后来“北齐高家”的出现转移了注意力,“刘家”恐怕也难逃耻笑。
当时很多将帅都私聚兵马在建康附近驻扎,萧道成担心社稷不稳,便下令予以遣散,甚至不惜杀害几个曾相助他的功臣。不久,他又命人除掉了刘准以及其他刘宋宗亲,无论男女老幼全都难逃一死。
而另一边的北魏则刚刚颁下诏令,禁止皇族贵戚以及名门望族与普通下等人通婚,违者以罪论处,可见当时的等级森严。
拓跋弘聪慧早熟,宅心仁厚,曾下令撤除牵连九族、满门抄斩等酷刑。他喜爱佛学道教,经常和官员、僧侣共同讨论玄学。他淡泊富贵,有着避世归隐的情操,多次想要禅位,只因太子拓跋宏年龄尚小才暂时搁置了自己的梦想。但之后由于还是难以抵挡内心想要出家的冲动,于是便自称太上皇退隐修行,不过仍然掌管国家事务。拓跋宏虽然只有五岁却十分孝顺,他见父亲拓跋弘因生病而长出痈疮,便亲自用嘴为他吸吮。
北魏国内本就叛乱不断,再加上接连发生水灾和旱灾,很多地方都发生饥荒死了很多人,致使盗贼四起。敕勒族借此机会起兵反叛,多亏太上皇及时派遣大军前去平定——敕勒族最早生活在现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一带,臣服于匈奴,后来南迁并改名为“丁零”。鲜卑人因为敕勒族总是使用高大的车子作战,所以也称他们为“高车”。等到百年后的唐朝,敕勒族又分出了一部分成为了后来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回纥”。
冯太后天性聪明,喜爱读书,精于算计,然而行为不端,经常私养男宠。拓跋弘生性孝顺,本来事事都会迎合冯太后的心意,但得知她淫乱宫廷后还是忍不住大怒,下令杀死了她的情夫。此举激怒了冯太后,于是暗中毒杀了拓跋弘,扶持年仅五岁的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
她知道自己名声不好,害怕别人议论,所以对下属十分苛刻,只要稍有犯错就会动辄鞭挞,但是也从不会有隔夜之仇,第二天就会恢复对他们往常的恩宠,因此左右侍从虽然常常被罚,却始终没有离心。曾经有位政绩卓越的官员,只因讨论了几句冯太后的丑事就被她下令处死,魏国人都深感惋惜。
不久,刘宋被萧齐取代的消息传入宫中,于是北魏朝廷便趁此机会,派遣三路大军南侵。萧道成下令内外戒严,加急从民间募集军队来抵抗。当时有众多外族蛮族居住在南齐腹地,他们纷纷响应魏军,协助进攻各个郡县,再加上号称二十万的北魏骑兵,形势不容乐观。多亏驻扎在肥水(安徽)的将领力排众议,修筑堤坝拦截水势,然后等敌军进攻时再下令大放水,将他们冲得七零八落,最终成功打退了魏军。之后魏军多次南攻却都大败而归,死伤惨重——可见北魏的战力在拓跋弘死后,明显要比之前弱了很多。
战后,南齐派遣使者前去向北魏示好,结果冯太后老毛病又犯了,看到使者生得俊俏,便私下宠幸了他。
482年3月,萧道成去世,太子萧赜即位,是为齐武帝。萧道成深谋远虑有容人之量,博学多才能做文章,生性清廉节俭。常对身边人说:“倘若能让我治理天下十年,我能让黄金和泥土价值相当。”
萧赜的二儿子萧子良少年之时就高风亮节,喜欢广纳宾客,曾与八位才华横溢的人士结为“竟陵八友”,而这其中就有后来灭掉他们家齐国的梁武帝萧衍。萧衍善于谋略,兼有文武方面的才干,身边人都对他十分器重,相信他早晚会贵不可言。
当时江东一代佛学兴盛,前所未有,萧子良热爱佛学,经常请名僧前来为他解惑,还亲自替众僧分发食物。有下属劝他说世间根本没有佛:“人生因果有如树上花朵一样随风飘散,只不过有的花飘到了高门大户而成为了殿下,有的花飘到了粪坑而成为了鄙人。”萧子良听后也只是笑而不语。
南齐在萧赜登位后也不安定,接连出现了被邪术蛊惑起义的百姓以及桓玄后人的叛乱,就连萧赜的第四子都起兵反叛。
北魏孝文帝做了上任后的第一次大改革——开始以季度为周期给官员们发放俸禄。此前为北魏做官根本没有收入,所以官员们只能靠贪污和压榨百姓来养家糊口。而孝文帝在发放薪水的同时,也下令对贪污的零容忍,日后但凡有人再敢收受贿赂或是以权谋私,哪怕只有一匹布也会直接处死。孝文帝还下令一切宫内花销务从节俭,将用不完的衣物、车马一大半赏赐给了身边的侍从或官员,也不许朝中再议论有关占卜算命的虚妄邪说。
不久,孝文帝又成为了北魏皇室中第一个穿上汉家天子服冠的人,并下令开始在各州县大力兴建学校。然而孝文帝虽然承继了汉家儒风,却也使鲜卑人开始变得和汉人一样手无缚鸡之力,不再拥有善战的血性。在他的治理下,魏军的战力大不如前,甚至在好几次拥有可以击溃柔然的机会下,选择了弃兵来维持那虚假的和平。不过好在那些年高车和柔然相互攻伐,为孝文帝的统治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高允接连辅佐了北魏的五个皇帝,德高望重,任职五十年来从未受过责罚,深得冯太后以及孝文帝的器重。他做事勤恳,前后为朝廷推荐了很多俊才,虽身居高位也仍能保持清寒志士的习惯,常于家徒四壁中手捧书卷日夜不离,看到那些饥寒交迫的亲属,也会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去接济,一生无病无灾,逝世时已经九十八岁。他死后,孝文帝给予了非常厚重的赏赐,是北魏建国以来所未见的。
当时北魏生活太平,很长时间都相安无事,京城中游手好闲不种田的富户居然达到了三分之二,大家竟相奢侈,就连奴仆都穿戴精美,酒肉不离口。然而珍贵的货物盈满道路,田地却越来越荒芜,那些耕种的百姓甚至连糟糠都吃不饱。
490年9月,冯太后去世,结束了她精彩传奇却又放荡的一生。当年,冯太后毒死拓跋弘后,担心继位的孝文帝过于聪慧会在将来对自己不利,曾经于严寒的冬季将他关在空屋中三天三夜,想要活活饿死他,在大臣的苦劝下才作罢,此后对孝文帝也动辄打骂,孝文帝从来都是默默承受,也不为自己申辩。等到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却悲痛欲绝,迟迟不肯脱去丧服,一日三餐也都吃不下半碗饭,消瘦了许多。
之后南齐的使者前往北魏吊唁冯太后时,由于本国太祖萧道成离世后,萧赜一个月就除去了丧服,整个朝廷也都照常游艺,就以为北魏也是一样,所以身穿朝服就去了,结果发现当地官员还都穿着丧服,顿感窘迫。等到北魏使者前去南齐答礼时,也要求不要奏乐和置办酒席,来响应孝文帝的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