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辰正,朱厚照带着人到了惜薪司南厂。
窑工早就等着了。一共六个人,都是四五十岁的山厂积年匠头,为首的叫丁大富。
梳洗干净,几个人看着精神了许多,不似昨日见的那般凄惶。
朱厚照把以煤炼炭的想法说了,让窑工把山厂的烧炭窑结构说给安正文,由安正文先画出来,自己再琢磨琢磨。
窑工们围着安正文七嘴八舌的讲解起来,片刻后安正文交稿。
是个圆窑,用三合土铺底,红砖砌成,顶上留个大口子通气,四周用砖像鱼鳞一样摆放成向上的火道。
朱厚照一边看一边问,木柴是成捆地码放到窑里,窑的中心堆放用来烧炭的柴火,顶上用砖坯码放,一边烧炭一边为下一炉烧砖。
一窑炭大约三千斤左右,要烧二十天,撤火后还要冷却七八天才能出窑。
炼焦和烧炭一样,都是隔绝空气干馏。
朱厚照按照这个原理让安正文在图上修改,窑顶建个烟囱,其他地方都封起来;窑墙加厚,用砖砌两层,中间用夯土填实;火道多修点,除了四周,窑中、窑顶也要修,最好窑底也修上。
主要意思讲清楚,剩下的让窑工看着办。建窑所需砖瓦去南边的黑瓦厂领用,丁大富先当个管事,有啥问题到马神庙找自己。
交代完,朱厚照就回了马神庙。熊大已经从酒醋面局领了七八种油回来,先用灯油,也就是大豆油尝试制油墨。
制铅笔芯的黛石粉被加到豆油中,兄弟俩用力搅拌了半天也没搅匀。最后找了口铁锅倒了进去放在炉子上熬。
没等到冷却,兄弟俩便迫不及待地刷到铅字上用毛刷拓了一张。比上一张好一些,但是字的边角偏浓有点变形,中间又偏淡。还是不行。
朱厚照觉得是不是应该加点胶之类的东西,便让黄玮和熊家兄弟拿着条子去内府库房踅摸些再试。
几人还未出门,汪鋐又进来找太子。
瓮山泊修造水坝的题本批复了,让户部拨了钱粮,工部准备材料,募人修造,时限三个月。
汪鋐做为工部的代表,来找太子商议从何处募人。
“还募啥人,府军前卫的辅兵不就是现成的人手吗?户部拨了多少钱粮?”
“银钱四百两,都拨到三山大石窝,用做采石和运脚费。清河口拢共拨了一千石粮食,工部按例留下两百石,实发八百石。”汪鋐回复道。
特么滴,胆子不小,凭啥扣了两百石。朱厚照心头火起。
汪鋐有点尴尬,“也不只是这一例,其他工程也是这个比例。工部事情多,户部卡得太严,只好在手里留点余粮,万一哪里不敷使用便用余粮补上,并非贪渎。”
原来是工部自己留了个小金库,但道理上还是说不过去。户部卡的严,你去找户部理论呀,每个项目你都这么抠点,以后大家不都学会虚报预算了吗?
朱厚照算了算,平均到每个人每天半升不到,勉强能填个半饱而已。
“幸亏你来找俺,就这点粮还修个屁的水坝。”朱厚照还是心里不舒服。
汪鋐只好连连作揖,羞臊不已。
算了,怕是户部也在算计自己手上府军前卫的军粮吧。朱厚照只好认倒霉。
两人又一起商讨了一下方案。府军前卫派辅兵一千五百人,工具自己带,清宁宫庄选个就近的地方给辅兵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