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给五万多字一一编上号码,想想都绝望,不是自己一个人搞得了的。
这是个大工程,得找个理由抓人干活。
绝不能说自己想靠这个发财,替自己铺子补货之类的理由。
朱厚照想了想,拿起铅笔准备写个奏本,理由还是挺好找的。
父皇登基以来,四海升平,实为盛世。为了给盛世增添光彩,太子准备编一本字典,字典使用新的检字法以方便世人。
再过两个月就是万寿节,太子准备将这本字典命名为《弘治字典》,以显太子孝心...
呵呵,这个理由不管父皇啥态度,内阁怕是不好拒绝吧。
打好底稿,起身去了内阁找谢正,谁让他字写得好,都上雕版了。
谢正看了底稿,好事呀,二话没说,挥毫立就。写完了又问起供应各部铅笔之事,朱厚照让他去找于经。
次日,朱厚照又被叫到平台听政,还是和他有关。
到了平台,弘治和三位大佬正等着他。
第一件事,通惠河疏浚之事由太子先勘验浑河引水和前元白浮泉引水利弊,论证方案。工部都水司派一主事听用。
第二件事是太子奏本所说的《弘治字典》,内阁想听听太子的新法是否可行。
第三件事是各部衙门想要铅笔,于经说太子吩咐让各部去铺子里采买,可有此事?
通惠河之事朱厚照觉得没问题,只是说勘验有可能需要自己出马。弘治便和太子约法三章:第一须得提前报备;第二当天去当天回,不许在外面过夜;第三就算不打仪仗也要多带人马,行动要听护卫安排,不得乱来。
朱厚照一一应了,出去了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第二件事,朱厚照把口诀念了一遍,又拿铅笔写了几个字,用五个数字标了号码。众人看了也觉得并不复杂,是个好办法。
弘治授权太子提调《弘治字典》编撰一事,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总纂,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选人参与,明日便发明旨。
朱厚照乘机提了,想把经厂纳入自己麾下,弘治没同意。
第三件事,各内监衙门本就有供应朝廷各部用度的义务。天下税收除了京储粮仓,剩下大部分都在内府,天子无私财可不是说说的。
铅笔虽是太子发明,但俱为内监所造,再问各部衙门收钱,有假公济私之嫌。
朱厚照想想也对,材料、匠人、工具都用的是弹子房和御前作的,自己拿来卖钱好像道理说不通。
但要白给,自己心里不舒服,忙活半天只落个口头表扬可不行。
朱厚照提了自己的方案,自己在外面找人开铺子,银钱自己出。如果需要内府材料,就按市价与内府结算。工匠有愿意去铺子里做工的,可给工部或内府交代役钱。
弘治和三位阁臣互相看看也没了主意。
过了片刻,李东阳说道:“此法类似于朝廷外采铺买,也不是不行,但太子也需约束下人,不可以次充好,强买强卖。”
朱厚照回答道:“既是铺买,买卖双方当然要你情我愿,俺铺子里做的不好,不要就是了。”
旁边刘健也点点头,“此次便罢了,太子不可行商贾之事,以免外间非议。”
朱厚照说道:“俺又不出面,自有掌柜下人做事。俺只是寻思以后再有利民之物,也可照此发卖。若有违法之事,顺天府依律处置便是。俺只做个东家。”
见太子坚持,也不是什么大事,众人便点头依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