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造车,其实就是筑坝,只是这种坝有点小、有点特别而已,在房前屋后,随便找一个流水的地方,就可以造一个这样的转水车来:
首先找一个流水的地方,一般是一条很小的田边小沟,如果是大的水渠,用湿泥巴筑一条拦水的小坝,这样就可以在小坝的下游开始造“转水车”了;
接着,要用湿泥弄一条稍宽的“中坝”,在中坝的中下部用手指捅一条向内的通路,再在上部用手指弄一条向下的通路,两路相连,有条件的时候,还会找一两根南瓜的茎做导水管,可以避免堵塞;
做好之后,再用泥巴在中坝的上部围出几圈泥墙,引导水流从小坝出发,缓缓地九转八折地流向中坝内部的通路。
由于中坝内部的通路比较小,水流会在坝的表面形成一个个旋涡,只要控制好水流的大小,一个转水车玩老半天也塌不了。
有一天,上面安排要打一种“钩端螺旋体”的预防针,妈妈说要打了这种针才能下水,否则会生很严重的病,我勇敢地捋起袖子接受针剂之后,一个下午都呆在屋后的那条小水沟里,一口气好像修了有十多级“转水车”,弄得一身泥巴,全身没有一个热乎和干燥的地方,等晚上妈妈收工回家,饱饱地挨了一顿揍。
除此之外,我们还曾进行很多的设想与尝试。
拖车的制造,最有吸引力也持续得最久,尝试的次数也最多,因为院子里有孩子已经拥有了一些像模像样的拖车,日复一日地在我面前显摆,我没办法找到关键的滚珠轴承,也没办法遏制自己造车的梦想。
第一次造车,只是把奶奶纺线的一条凳子利用起来,以宽实的凳面做车体,四条腿当作天生的“轮子”,两条竖立的纺纱杆便兼具了方向与动力的作用,我搓了两根草绳牵引起来,让弟弟妹妹分别坐上去,拉起来就跑,没跑几步就摔倒了,可这丝毫没有扫我们兄妹三个的兴,热乎乎地玩了好一阵子。
此后,我又用圆木头做过多次尝试,从中间掏一个洞作为轮子来使用,再用长木棍塞进去当成“车轴”,但由于没有轴承的润滑,车子的寿命总是很短。
我还尝试过制作降落伞。
秋收之后,大人们踩草树(用稻草围着一棵树码上去,防雨,待来年春天喂牛或垫牛栏时用),我总是跟着去玩,有一次整个草树突然间垮掉了,那种跟着稻草随风而降的感觉,催生了我的降落伞尝试:
我在家里找一把雨伞,选一个几米高的田坎,撑开伞用手提着伞把,然后往下跳,呵呵,这一回没有成功,伞被就被风吹得反转了,好在几米也不算太高,只是落地时感到有点痛,并没有受伤;
我又搓了几根草绳,绳子一端绑在伞骨顶,另一端缠在伞把中部,然后再试跳。这次倒是没反转过去,但感觉反不如第一次,毕竟高度有限,伞的张力也有限,体验不到飞降而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