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北平的魔杖店(上)(1 / 2)除您家伙事儿首页

在进入白家胡同近一个小时后,徐阡陌越过程竹溪的头顶,终于看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在老槐树胡同的把角位置,是一个整洁而古朴的店面。檀木立柱,鎏金的防风煤油灯,还有在胡同里很少见到的帆布遮阳棚(它们在租界比较常见),透着装修者不凡的审美品味。遮阳棚底下是木板上雕刻的花体英文:奥利凡德,底下几个小字用的是洋铺子统一的小楷:魔杖特供。

对角巷的纪梵希·奥利凡德先生只让徐阡陌来找北平的负责人对接,倒没跟他透露具体的东西。在奥利凡德先生手底下干了两年,徐阡陌对于魔杖的甄选已经算是初窥门径。但要是论到制作,他自知还没那两把刷子。在伦敦的总店,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招待来客,用魔尺测量购买魔杖者的身体数据。大部分时间里,他只是释放出魔尺然后在旁边陪着客人聊天,更多的是整理整个储物架上堆积成山的魔杖盒。

奥利凡德先生为人不怎么拘小节,但在对待魔杖的态度上可以说较真的近乎迂腐。明明是一个除尘咒就能搞定的事儿,他非要求徐阡陌挨个把盒子拿下来,拿着天鹅绒布细细地拭去表面的尘土。有时候隔一天就要擦一次,徐阡陌感觉盒盖上烫金的标志都快被他擦掉色了。

奥利凡德先生,对魔杖就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关照。有时徐阡陌拿起一个盒子,刚要按照惯例擦拭,背对着他的奥利凡德先生却突然回过头来,大叫道:“哦,这个可不能这么办!这个小宝贝儿脾气不好,需要呃......轻柔地爱抚,明白吗?”徐阡陌唯有点头称是,然后用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方式在盒底做一个小标记,提醒自己留意。

慢慢地,徐阡陌发现架子上有至少十之六七的魔杖都需要特殊关照。有的需要八字抚摸,有的要轻叩盒盖叫它起床,有的甚至需要撒一点干果碎屑来“上贡”......总而言之,徐阡陌能识别出来的标记都用尽了,只能自己找了个山羊皮的本子,把全架子上四百有余根魔杖的“习性”挨个记录下来。

要问他为什么甘于忍受这样的古怪规定,其实道理很简单:全伦敦只有这一家魔杖店。这似乎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个巫师活动密集的地区,只能有一家魔杖店。而事实上,全世界能熟练制作性能优良魔杖的人也屈指可数。徐阡陌的成绩完全够他进入魔法部任职,但他却选择了去魔杖店帮工,在他人看来无异于自毁前程。

徐阡陌,在下一盘大棋,起码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出国留洋七年,他见到了一些东西,也决心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

“在想什么呢?”耳边响起程竹溪的声音,徐阡陌的思绪回归了眼巴前。

“没什么,咱们进去吧。”

“尊候调遣。”

“......“

正午,奥利凡德魔杖店。

程乐水今天的心情不是很美好。现在正是生意的淡季,他每天在店面上花的时间并不多,更多时候还是在后院的天井里制作魔杖。制作魔杖并不是个简单的活计,虽然构造简单,只由杖身和杖芯组成,但它们融合为一的法门却是玄妙无比的。程乐水制作魔杖已经有四个年头,成品寥寥无几。真正能称得上性能优良的,只有女儿手里那根。

这毕竟是个烧钱的消遣方式,起码包括女儿在内的其他人都认为他是在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