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华灯入望众星高(1 / 2)唐霸首页

重萧亲自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起送出大殿,殿外的司农寺官员虽然已经等了很久,可是见到两位宰辅出来,依旧都束手而立。

彭生将装着麻将的木盒,交给了长孙无忌的随从。只听长孙无忌问道:“你等可都将这作坊,看清楚了吗?”

众人齐齐回道:“下官看清楚了。”

虽然现如今整个大唐帝国没有一位权臣,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长孙无忌已经具备了所有作为权臣的必备条件。

所以这些官员即便是冒着春寒,站在院子里等了一个多时辰,仍旧不敢有一点点的怨言。

送走长孙无忌的第二天中午,几个李纬的家仆,就送来了七十六贯铜钱。

满满两大车,将近五百斤的铜钱。唐朝初年其实已经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机构,那就是钱柜和质库。而钱柜中间有一项业务叫做飞钱,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存取大额金钱。

李纬本来完全可以用飞钱的方式,支付这笔赌债。可是他为了出一口重萧坑他的怨气,就让家仆直接将七十六贯铜钱送来。他以为重萧这个寒门土包子,看没见过这么多钱,一定会出丑。

那知道钱送到昭国坊的作坊时,重萧直接让王成,先给每个工匠赏了五十文。

“当初某家答应这些工匠,只要听话把活干好,就每人赏五十文。现在看来这活干的不错,而且刚好李少卿又送钱来,那今天就给大家把赏钱发了,也给大家鼓鼓劲。”

重萧说完,就让王成和老木匠叫人将这些铜钱全都搬到大殿上,同时也没让这几个李纬的奴仆离开,还让他们帮着数钱发钱。

那些领了钱的工匠们,都是泪水连连,感动的无以复加。都是朝廷在籍的匠户,除了朝廷发的米粮,哪里还见过铜钱,就连说话算数的官员也没有见过几个。

更何况当初说的做完之后才给赏钱。现在工期才过了一半,就给了全部的赏钱。这些工匠哪里能不敢动。纷纷都表示一定要把活干好,多出活,出好活。

重萧看着这边领钱,那边感谢的热闹场面,很是开心。最后还给这几个李纬的奴仆一些赏钱,这才让他们都回去。

重萧都不是竹子,他是真损呢!!

当那几个奴仆回到李府,给李纬一五一十的讲了今天送钱的全过程时。这一个既杀人,又诛心的损招,差点把一向装成好脾气的李纬给气死在家中。

看着桌案上放着的几十枚开元通宝,李纬就一阵阵的头晕。他不明白,这世上怎么会有敢和自己这样的世家子弟作对的寒门。

重萧完全不知道自己这种,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做法,给李纬这颗承受力为零的小心脏,造成了多么大的创伤。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日上午,刘二郎来到了昭国坊,言道:今日是上元节,让重萧回去和他们一起过节赏灯。

重萧正在这里待的无聊至极,于是就对王成和老木匠问道:“如今做出多少架了?”

老木匠回道:“开工十日,已经做出四千六百七十七架曲辕犁。按照此进度,第三十日预计能做一万三千至一万四千余架。”

重萧满意的笑着说:“这么说如果郎君我今日放他们半天假,回去一家人过节,明早上来上工,应该问题不大吧?”

王成和老木匠都很惊讶,如今紧张的工期,郎君还要他让工匠回家过上元节。但是重萧的提议又不好反驳。

于是王成说道:“反正现在看来,原本的承诺是能完成的,放个半天假也不打紧。”

重萧笑了笑,说道:“这就对了,有时候弦太紧,容易断。松一松说不定会事半功倍。我与你二人打个赌,等明日开工,出活的效率会比现在高一些,说不定还会高不少。赌注不多,一文钱!”

唐朝的长安城,其实是一个很没有生活情趣的城市。因为当初修建他的初衷,主要是作为防御形和守卫形的堡垒性质来设计的。同时长安城的宵禁制度也体现了这一点。

所以长安城可以供普通老百姓和底层劳动人民,娱乐和休闲的活动几乎没有。

这样一来,每年上元节前后三天的不宵禁,就成了整个长安城中所有人的“大唐不夜城”了。

重萧和刘二郎,回到家里时,刚好赶上家中夕食。

正堂中,卢氏和惠娘陪着刘大娘正在吃饭,可是小姑娘就是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二郎君已经去了昭国坊,少郎君想必也一定能回来,吃饱了饭,晚上才好看灯呀。”

“阿耶,都走了一个多时辰了,再不回来,外面的灯就亮了。”小姑娘还是无精打采的。

重萧和刘二郎走进正堂说道:“不好好吃饭,就不带你去看灯,只带惠娘一个,让你一个人在家把饭吃完。”

听到重萧的声音,小姑娘马上就来精神了,也不看重萧和刘二郎,只是端起碗就往嘴里扒饭。

卢氏赶紧起身,要去厨房在给二人准备饭食。

重萧说道:“能填饱肚子就行,吃完饭我们一起去看灯,家里留两个看门的就行,其他人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