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1 / 2)唐霸首页

三天之后,王甲把整个辋川里所有家户的男人们,都招到了刘家小院。

说是小院,可是在辋川里来说,这个院子一点也不小。以前因为刘家只有刘二郎父女二人,日子过得又穷又苦,所以大家谁也不想理搭理他们,也就几乎没人来他家。

现在的刘家是两进的院子,等闲你就是想进来,也进不来。今天所有人才算是看到了刘家现在的样子,都不住的惊叹。

院子里的仆妇们穿的整齐干净,进进出出忙的脚不沾地,外院的酒坊,酒气冲天,景象繁忙。恰逢泰和质库的五辆大车前来拉酒,一坛一坛散发着浓郁酒香的美酒,被小心翼翼的搬上车装好。

这些在村民们看来,哪里是酒,分明都是黄灿灿的铜钱。

大家都垂手站在后院当中,表情神态都显得特别恭敬,因为里正王甲就在最前头站着。

重萧今天说话很简单,现在他终于知道怎么和唐人沟通了。那些虚头巴脑的话都不用说,直接讲重点就可以。

“今天我让里正把大家叫来,就一件事,带着大家一起赚钱。愿意的留下,不愿意的就请回。”

小院里全场鸦雀无声,谁都没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站着的人里面,有很多都是给刘家卖水卖柴的人家,他们是现在就挣着刘家钱的人,当然知道,二郎这个表弟不是个一般人,说话自然是算数的。

等了一会,重萧见没人说话,就继续道:“如果想挣钱,那就回去在自家菜地旁修一个猪圈,样子就按照我家那个一样,最少能养三头猪以上就行。建好了猪圈,我会让人验收,合格就发猪仔,养大了我会拿钱收,两斤一文钱,现钱交易。”

重萧讲完话,看着院子里的所有人,等待他们的反应。

大家都面面相觑,因为从来也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们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

忽然人群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说道:“某干了,某信得过郎君,今天回去就开始修猪圈。郎君何时能给我们发猪仔。”

一般来说只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他人家就不会再怕螃蟹夹人了。

果然陆续又有几个人,卢氏看了一下,这些人大多都是现在给酒坊供柴供水的人,看来信任基础还是最重要的。

很快重萧在辋川里就建立起来了第一个养猪农业合作社,共计十一户,预计饲养一百头猪。

说实话,重萧也不知道,大唐人能不能这么快,就接受猪肉这个概念,但是他知道这条路是对的。

就在重萧派人开始验收村民的猪圈时,蓝田县的酒楼掌柜们又来了。上次带走的三头猪已经全部都卖完了,由于马上就要到元日,很多都是大户人家预订的席面,现在没有了猪肉,也只能来找重萧。

当然也有不少大聪明的掌柜,自己收了猪肉,做出来发现,腥臊的根本吃不成。没有办法,也只能垂头丧气得跟着来到了刘家。

重萧想过猪肉一但卖开了,会很火爆,但是也没想过会如此的快。

没办法了,他告诉卢氏,留下四头最肥的猪,家里过年吃,其他的一斤一文钱都卖给他们。

掌柜们派人赶着十几头猪,浩浩荡荡的出了辋川里回县城,但辋川的村民们炸锅了。

那些还在观望的人,把一家子都动员起来盖猪圈,生怕晚了,赶不上刘家给大家发猪仔。

所有村民都能看明白,县城的食肆酒楼掌柜们,能眼巴巴的来到辋川里买猪,这说明,这里的猪供不应求,而且只有这里的猪肉是可以吃的。

那名重萧专门培养的养猪专业人才,这会可是了不得了。别看在刘家他是个奴仆,到了那一家验收猪圈,人家不是把他当大爷供着。重萧告诉那人,这个秘诀只有他知道,包括家里的其他人都不能说。

这样一来,那个仆役瞬间觉得,家主对自己非常重视,委以重任,工作起来更是丝毫不敢怠慢。

就在元日前的半个月,重萧终于把猪仔发给了村民,整整一百二十头,光找着些猪仔,就差点累死王甲。但是为了自己的前程,王甲依然是不亦乐乎。

前几天堂兄休沐回家,还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听重萧的话,此人将来一定有出息。

王成自己现在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司农寺官吏,但是因为负责着,明年开春曲辕犁的推广,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找他的门路,希望能早点配给到这种耕地神器。这种被人追捧,认可的感觉是他做里正时完全不能理解和享受的感觉。

王甲也很向往唐兄地位,所以对重萧的吩咐更加犹如圣旨一般的执行。

元日前的最后一批酒已经被郑掌柜拉走了。听老掌柜说,永嘉公主在长安东市里的酒铺,已经开始预订了,而且是全额收的货款。好多跟着皇帝打天下的国公们,因为买不到酒,就隔三差五的进宫,蹭喝皇帝的酒,这让皇帝不胜其烦。因为永嘉公主给太极宫和大安宫的贡酒,是优先供给的,还没有定量。

重萧告诉郑掌柜,既然销量如此好,五天以后就再来一次,这次重萧给他一百坛。

然后就要等到明年正月之后了,因为重萧决定在此扩建厂房。而五日后的酒,重萧决定用之前的高度酒头来勾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