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1 / 2)唐霸首页

李渊绝对是一个多产的皇帝,因为见于史册的皇子就有二十二人,皇女十九人。而且这些子女几乎全部都长大成人了,这在医疗卫生水平极其低下的古代,绝对是罕见的。

但是在众多子女当中,要说品行最不端正的一个,那非是他最宠爱的永嘉公主莫属了。

这位公主可以说是大唐公主生活不检点的开山鼻祖。因为受高皇帝宠爱,所以很早就指婚给了驸马都尉窦奉节,而这个窦驸马那可是大有来头的。因为他的亲姑姑就是李渊最敬重和恩爱的皇后窦氏。

按理说这门亲事可以说是珠联璧合,门当户对的。但问题是两人年龄悬殊太大,没什么共同语言。很快日子就过的鸡飞狗跳,貌合神离了。

女人对寂寞的抵抗力本来就弱,何况是拥有这至高无上权利的帝王家公主,那做起事来就更加肆无忌惮。

很快这位年轻貌美的永嘉公主就和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杨豫之走到了一起。

要说大唐公主养个面首,还真不算什么,但问题是这个杨帅哥,也是大有来头的。

他是永嘉公主的姐姐,长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她自己的亲外甥。同时杨豫之还是永嘉公主四哥,也就是在玄武门外被杀的李元吉的女婿。

简单的说,永嘉公主出轨了自己的亲外甥也是自己的亲侄女婿。本来是一件简单的生活作风问题,这位大唐公主同时把哥哥姐姐两家人都给霍霍了。

从她开始,老李家的门风算是彻底的给败坏干净了。所以后面的李世民娶了李元吉的老婆,李治又收了李世民的女人,李隆基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这一切的恶劣开端,都是从这位永嘉公主开始的。

不管这位公主如何风流成性,放荡不羁,在大唐都没人愿意管,更没人敢管。因为现在的李世民还要靠她来缓和自己和太上皇的关系。

第二日,永嘉公主带着自己为李世民挑选的礼物终于回到了长安。

东宫,丽正殿。

李承乾最近的工作一下多了起来,作为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这个年龄正是青春期发育的开始时间,所以少年人的精力是非常充沛的。

上午刚刚听完太傅李纲讲的经学讲义,中午就有亲卫回报,三天前在晋昌坊,坊兵好像看见过画像上的人,只是那个男人不太像,小女孩应该没有错。只是据说昨日就出城,去向不明。

李承乾一听,不但没找到,现在直接连线索都没有了。心里就犯起了嘀咕。主要是得去太极宫如实回禀,要是在赶上皇帝心情不好,自己难免要被斥责一番。

正在太子为难的时候,太子左庶子张玄素从案牍上翻出一份公文来,对李承乾说道:“这是昨日蓝田县递给户部司农寺的一封公文,说蓝田县辋川里里正,献上新式耕犁一副,名唤曲辕犁。说是效率能比现在的耕犁快一倍,而且是犁地翻土一次完成。”

说着就将公文递给太子,继续说道:“太子可将这份公文带上,万一皇帝面色不悦,你就赶紧拿出此折,缓和一下。因为攸关农事,说不定陛下一高兴,此事就能揭过去。毕竟此子就写了一首诗,深得陛下喜欢而已,没见过人,陛下也是一时兴起罢了。”

李承乾接过文书,赶紧向张玄素道谢。然后匆匆忙忙就去了太极宫回禀皇帝。

此时由于太上皇寿诞的事情,正让皇帝心焦,所以对于寻找重萧未果这件事,李世民也就不置可否了。

这让李承乾悄悄的松了一口气。看着李世民紧锁的眉头,李承乾又摸了摸袖子里的奏章文书。上前一步施礼说道:“儿臣还有一事,禀告陛下。”

说着从袖中取出那份文书,递给了一旁的小内侍。同时讲述了发生在蓝田县的这件事。最后说道:“那新式耕犁的样品,现在就在司农寺,可以随时检验。”

李世民一听,能比现在的普通耕犁快一倍,那简直就是神器。于是让内侍赶紧去皇城司农寺核实一下。如实物属实,马上安排人,就在司农寺草场,划出一块地来,做新犁的实验。

很快试验场就安排好了,用过午膳,太子陪着皇帝,坐着步辇来到了皇城司农寺。

一只形状怪异的耕犁就立在地里,旁边是大唐现在通用的直辕犁。看上去直辕犁比曲辕犁小了三分之一。

但是直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耕种,而曲辕犁一头牛就可以完成耕种。从成本的角度上讲,曲辕犁更加实惠。

实验结果也是一样,一头牛的曲辕犁,只用了一个时辰不到,就耕完了三亩地,而老式的直辕犁用了整整两个时辰,还只是完成了耕地,翻地的工序还没有做。

这让坐在步辇上的李世民,吃惊不已,大为感叹。有了这样的耕犁,来年的耕地估计能比往年多出两成。同时国库粮食的收益也就能增加不少。

皇帝当场就让司农寺起草文书,给予献犁有功的蓝田县县令和辋川里里正,予以嘉奖。蓝田县令年终考评绩优,辋川里里正王成爵升一级,拜正九品骑都尉。

同时召辋川里里正王成入京,入司农寺担任掌固,主持推广曲辕犁事宜。

蓝田县,辋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