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 审视内心(1 / 2)残花终结实首页

我陷入冥思苦想中。不知过了多久,猛然间脑子里灵光一闪,我一下子想通了我为什么会推开陆海。

当时我对他说“从小我妈对我管得挺严的,我是单身,可你不是。”我一直以为那只是我在情急之下的搪塞之词,也一直以为我推开他的原因跟道德无关,所以思路才被憋在死胡同里打转转。现在我明白了,道德,正是道德,才是我推开他的主要原因。人的下意识反应和冲口而出的话往往最能体现出心底真实的想法。当我知道他的已婚状况时我在潜意识里就已经默默认定了我与他之间有条不能逾越的鸿沟。尽管跟他在一起时我心情愉悦,身体也产生了欲望,但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始终牢牢地掌控着我,让我不能随欲而为。

我一向憎恶被制约被束缚被强迫,而这次却乖乖地屈从于道德的操控,这不是很奇怪吗?我应该正视它,好好看看它是什么,更要审视内心,弄明白我为什么不想反抗。

对于道德,谁都会多多少少产生一些矛盾心理吧?一方面希望法律和道德这双重围墙把别人都圈严实了,在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时都按着规矩行事,不要越界伤害到我的利益,这样我才能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而另一方面,又不乐意自己被制约。谁喜欢被束缚?谁不想自由自在随意而为?于是便有人偷偷摸摸翻墙而出,比如周密、父亲、陆海……而我,却蹲在围墙内,往外面张望一番,然后继续老老实实地蹲着。这是我的自愿选择,不是被逼无奈。我为什么会这样选呢?肯定不是因为我喜欢它,也不是因为我一心惦记为社会的稳定秩序和别人的舒适环境做贡献,我没那么无私高尚,更不是因为我认为它伟大正确。我早就明白,道德规范随着时代而不断地变化,很难判定某个时代的规范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

我不翻墙只可能有一个原因:蹲在墙内对我最有利。那么这个利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翻墙的弊端是什么呢?我是害怕翻墙的后果吧?不论一个时代的道德规范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只要翻墙被人看见,就会遭到唾弃指责,成为不被祝福的人。祝福不见得有多重要,但被人谴责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也许内心强大的人能在众人的唾弃中保留自我尊严?我没有那么强大的内心,所以我不敢做遭人唾弃的事。这么说来,我甘愿被束缚是因为我害怕自己脆弱的小心灵受到伤害,害怕失去他人对我的尊重和自我尊严。

作为一个社会人,要是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还能有幸福感吗?

也许有人能,但我确信我不能。

在妈妈的管束和熏陶下,我已经定型成了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妈妈的观念早已过时,它过于黑白分明、古板生硬,没法与时俱进,这些我都知道,但它已经铸定了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行为准则早已渗入我的潜意识,伴我长大,成了我的一部分。不论我想与不想,它们都牢牢地伏在我心底,不断地暗示我:如果我做了伤害别人或偷偷摸摸见不得光的事,我不可能悠然自得地活下去。我会鄙视自己,我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我会寝食难安。尽管平时我想不起它们来,但在关键时刻,在我本该被情欲催动意乱神迷时,它们却一跃而起,牢牢地掌控了我,让我不能随心所欲。

好强的约束力!

所以说,推开陆海的那个下意识动作其实是我权衡利弊后的理性选择。我恪守道德规范,只因为这样做对我来说是利大于弊、得大于失。也就是说,我的潜意识里早就知道,翻墙后我可能会掉进荆棘或泥沼中。不,不是可能,而是必然。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躲在高墙里忍受孤独寂寞对我更为有利。

只是为了做人的尊严和良心的安宁吗?

我一直不愿意承认我鄙视陆海。真的不愿意。我多么想维护好他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一个人发乎情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那是本性的自然流露。我不是也动了情嘛。可在心底深处,我无法接受他那样的人,也不愿意成为他那样的人。

翻越围墙意味着纵容欲望膨胀。贪婪的欲望一旦被放开,便如困兽出笼,很容易失去控制。当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时,便会沦为它的奴隶,失去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主宰,被推向黑暗的虚空,越陷越深,无力自拔,最终迷失自己,永困其中。这就是陆海所说的“堕落”吧?理想的破灭,精神世界的坍塌。

我不要过那样的生活。我不愿意被任何人或任何欲望挟持。我渴望心灵的自由。只有摆脱了欲望的辖制,才有可能主导自己的精神世界。尽管要忍受孤独的煎熬,但我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