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四年的设计工作,经过不断的优化方案。鲲鹏号的设计图纸已经交给亚洲舰队的船坞了。所有的设计图纸能够装满几百个1080T的U盘。
鲲鹏号的整体布局特点是“头小尾大”,舰长室、指挥部、船员舱室、厨房等舱室击中在舰艏,而生态区,养殖区击中在舰艏与舰舯交接处。舰舯部到舰尾二分之一处为储存区。按照从舰艏到舰尾的次序依次是食物区、水资源储备区、零配件区、其他消耗性物资储备区(比如氧气、深海状态液)、燃料储备区。舰尾出包括有反应堆区、燃料舱、加速燃料舱、备用燃料舱、附加燃料舱。
预计舰艇上部要安装很多科学探测设备和张衡号科学考察飞船。所以鲲鹏号别出心裁地将机库和飞行甲板区设置在了舰艏区,舰体下部。舰艏区是星际侦查机联队,一共54架星际侦查机,除此之外,逃生救生艇和一些交通艇、穿梭机也配置在舰艏的机库。舰体下部是主要的机库,驻扎有两支星际战斗机联队和两支星际运输机联队,一共320架飞机。也配备了一些交通艇和救生艇。
“鲲鹏”级恒星级运输舰没有采取太多的新技术,用的基本上都是成熟的技术。除了在处理多台核聚变反应堆能量输出的串联和并联问题上有一点小争议之外,剩下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舰体外壳的制造并不是整体铸造,而是先将钨钛合金加工成100米×100米×150米的装甲块,然后利用榫卯结构和焊接进行组装。舰体外壳组装完毕后,再在舰体外壳上安装碳纤维保护壳,最后进行涂漆。这种漆可以耐极端低温、抗辐射、具有极高的强度。
鲲鹏号的建造与恒星级战舰的建造没有太多不同,除了一个方面。补给方式。鲲鹏号是专门为舰队提供补给的运输舰。那么就需要运输管道来将鲲鹏号上的物资输送到恒星级战舰上。
由于战舰的质量巨大、速度很高,一旦补给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必须为鲲鹏号配备很长很长的补给管道。最终选择利用汪淼教授研制出的纳米材料来制作运输管道。
纳米材料的强度在太空电梯,太空城市的建造中得到了足够的证实,所以用它来做为补给管道的材料没有任何问题。
根据设想,鲲鹏号将会配备8条长达100千米、直径60米、壁厚30厘米的纳米输送管。伸出时,运输舰和被补给舰速度保持一致,被补给舰伸出硬质接收管,运输舰伸出的软质补给管与硬质接收管对接后,就可以开始传输物资了。收缩时就像伸缩吸管一样,收回舰体内。以两条为一组,分别输送燃料、水、食物、零备件等物资。
另外鲲鹏号上还装备有两支运输机联队,一共160架“大力神”星际运输机。可以负责运送药品、化学品、机械设备等较重要的物资。
鲲鹏号上安装的武器系统也都是使用已有的成熟装备。
在恒星级战舰的武器中,需要配备弹药的是电磁炮、重型对舰导弹、星际鱼雷和次声波氢弹。伽马射线激光和聚能粒子束靠聚变反应堆提供能量进行攻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聚能粒子束是依靠聚变反应堆提供的强大能量,制造出一个磁场,吸引宇宙中的氢离子,将其汇聚成一道攻击力极强的光束。可以熔化弹道上的一切物质,还可以瘫痪一切电子设备。对付聚能粒子束的办法是利用等离子体制作的防护装置,主要用于抵御高能电磁波的攻击。这种装置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等离子体的特性,称为电子雪崩。电子雪崩是指在等离子体中,由于外界能量的输入,使得游离电子的数量急剧增多。这些电子能够撞击中性原子,产生更多的游离电子,形成一个强大的电磁场,从而有效地防护高能电磁波的攻击。
这种等离子体防护罩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可以对抗多种类型的攻击,包括粒子光束、激光、电磁波等,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威胁调节其强度和形状。
两年来,刘宇昱时常来到船坞看着自己的心血之作。他喜欢趴在玻璃上,静静地看着木星军港中正在建造的鲲鹏号。舰体的建造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出现的零星的焊接激光,是在焊接铰接装置,为以后安装张衡号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