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篇:世子辞婚(1 / 2)风雨话东周首页

自有华夏文明以来,中原与北方民族之间的战争就一直存在。我想的话,最早应该从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就已经开始了,中原民族把北方民族叫做蛮族。其实想想,我们也是从野蛮进化而来的,黄帝和蚩尤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就是一个野蛮民族战胜了另外一个野蛮民族,然后胜利者标榜自己是文明的代表者而已。

每个历史时期,凡是一个中原王朝,北方必定有一个对应政权与之呼应。汉朝之与匈奴、宋朝之与契丹、女真及蒙古、明朝之与满清。

北方民族位于塞外风寒之地,常年累月都生活在恶劣的野外环境。所谓环境造人,恶劣的环境养成了北方民族坚忍不拔、英勇尚武的精神。这种野性的血脉注定了北方民族的侵略性。

所以长期以来汉人和北方民族的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中途虽然有过如昭君的和亲,但是都是昙花一现。无论双方的对比如何悬殊,总之两方是无论如何耗上了。

北方因为生存环境恶劣,所以马上民族要生存,必然会有他自己的办法,长期以来北方民族干的是以武力去找自己需要的物品。这是一项没有成本的买卖,因为成本基本为“零”,所以即便是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大家还是乐此不疲。

今天北方民族的代表戎族又向中原发动攻击了,这次是富饶的齐国。齐僖公这次也是铁了心要和戎族好好地打一仗的,所以他不仅做好了迎敌的准备,还约了鲁、卫、郑三国一起组成盟军,要让戎族好好地吃个大亏。

再说接到求救的消息,郑庄公派了自己的儿子世子忽选车三百乘,任命他这个儿子作为大将,高渠弥为副将,祝聃为先锋,天还没有亮,大家就踏着月色,望齐国进发。齐僖公呢在历下这个地方就接到了郑国大军。

也不知道是郑国的军队行动迅速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是当时鲁国和卫国的军队还没有到,郑国的军队就已经旌旗飘飘地到了历下这个地方。

齐僖公是激动万分,还是郑国够哥们儿。他亲自出城迎接郑国大军。他与世子忽研究退敌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