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来自于董事会的压力(1 / 1)重逢后之你只属于我首页

第二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准备了多日的集团董事会就要召开了。华瑞集团最初是一个村镇企业,乘着改革的浪潮成功做大做强后,出于发展及融资需求,谋划发行股票,是沪市第一批上市企业。彼时上市公司很少,股票发行量也不大,人们购买股票的愿望十分强烈。所以欧老爷子和几个企业创始人持有集团约14%的股份,其余股票都卖给了社会公众。现有第一大股东润泽集团持有约15%股份,主要是通过二级市场举牌和增持获得。第四大股东东安保险持有3%股份,也是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获得。华瑞集团股权分散,对企业经营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是欧老爷子在时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公司发展和公司治理上面,股权改革这件事就一直搁置中。为了避免产生管理层变动的风险,公司章程也明确规定了拥有公司30%及以上的股份,才有权利罢免董事会。

今天参会的董事会几名董事,包括由第一大股东润泽集团提名的三位,第四大股东东安保险提名的一位,其余为华瑞集团管理层成员,都是欧老爷子的老部下。

各个股东的身份不同,所处的立场也不同,因此对这个并购项目的态度也不一样。对于用100多亿收购一家有存在着财务风险的医药企业,首先大股东润泽集团提名的三名董事纷纷发言表示反对。他们希望每年能够从华瑞集团获得稳定的分红,对这样的“冒险”行为并不赞同。而东安保险提名的董事则没有表态。首先,他们的持股比例并不高,只有一席的股东席位,在董事会的话语权比较小。险资投资华瑞集团作为股权投资,以获得每年稳定的红利和股息为主,所以基本不参与公司重大经营事项的决策。其余的几名董事同时也是公司的管理层,都举手表示赞同。他们追随着欧老爷子打江山,曾是他的左膀右臂。纵看华瑞集团的发展历史,90年代企业发展基本都是靠着并购和重组,靠着这个路径发展壮大起来的。在企业发展的路上,这个方向证明是正确的。

“华瑞集团遵循着企业发展道路。收购奥百泰会完善我们的产业链,打通血液制品的上下游。多年来人们对华瑞的认知,局限于我们就是只会造家电的企业。未来我希望能在医院里,医疗机构里,出现更多华瑞集团制造的医疗设备和医疗产品,取代那些只能靠进口的昂贵产品,刷新外界对我们华瑞集团的认知。”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眼光不能只是局限于一个点,而要放得更长远。如果我们能用手段和措施防止奥百泰现有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那么除此以外,奥百泰是一家现金流稳定企业,血液制品是一个高门槛,高需求行业。未来10年,血液市场仍旧是供需不平衡的状态。我们从奥百泰这几年独家代理麦德森产品来看,近三年的公司营收和利润都能反应出,随着代理销量的增加,营收和利润在逐年上升。如果我们的得大于我们的失,那就说明这是一门好生意。”

除了润泽集团提名的3名董事默不出声以外,与会者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米娅作为这项并购案的顾问和执行者也旁听了整个会议,对自己老板的说服人的能力和口才表示极大的敬佩。

润泽集团派出的几名董事知道自己无法影响华瑞的管理层决策,因此也不再说话。开始投票环节,投票结果以七票同意、一票弃权、三票反对,赞成票超过董事会半数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过了董事会这一关。

散会后,待众人走后,她留下来整理材料,有些不解的悄悄的问旁边的王秘书,“润泽集团作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什么会反对公司的经营决策?”王秘书见几名董事都走远了,四下望了一眼,这才悄悄的跟米娅说:“你刚来不知道,这第一大股东的野心大着呢,他们并不仅仅是想每年从华瑞获得稳定的红利,他们集团的董事长傅秋林天天琢磨着怎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欧总呢,以便在公司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米娅点点头,“原来是这样。”我们这个冷峻的总裁还这么招桃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