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老朱真正的考核(1 / 2)大明:我皇太孙,今日要登基!首页

自古至今,京师的百姓,都是十分关心朝廷大事的。

毕竟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不说点朝廷大事,宫廷秘闻,怎么对得起这个高高在上的身份呢?

怎么在外来的乡巴佬面前,骄傲地挺起胸膛呢?

故而,京城市坊中,素来便有各种秘闻和小道消息满天飞。

其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知有多少。

大致就是张三告诉李四,此事一定要保密,万万不可传给第三人,否则,便要抄家杀头。

李四转头便告诉王五,再叮嘱王五,千万不可能对外泄露。

王五再告诉赵六……

慢慢就成了人人皆知的“大秘密”。

至于在传的过程中,有多少添油加醋,曲意误解,那就说不清了。

毕竟,同一件事,只要经过三个人口头传递,那就一定和事情本来的真实面目不一样。

传的人越多,变得也就越多,事情也就会越来越离奇。

而今天发生事,其消息传递之快,堪称史无前例。

毕竟,似锦衣卫这般大规模出动,谁都知道要出大事了!

谁又能不好奇呢?

一时间,各种猜测与谣言,已是不径而走。

与平民百姓不一样。

那些王侯公卿,勋贵大夫,朝廷命官,素来对市井流言敬而远之。

他们都深知祸从口出,更会顾忌身份地位,不轻易传谣,也不多打听,以保平安。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今天,金陵城中所有的官员,王候,勋贵,都在密切关注着朱允熥率领的锦衣卫的动向。

他们比老百姓更焦急,更急于了解情况。

锦衣卫大批出动,必定不可能是冲着平民百姓去的。

那些人自然担心,会不会来自己家?或者去某个亲戚朋友家里,再连累到自己?

此际,岂只是献王、燕王的目光被吸引。

满城的王侯勋贵,公卿大夫,都在紧张的注视着。

朱允熥坐在马车内,蒋瓛骑马在旁边,不时的询问前进的方向。

吴王殿下没有说目的地,而是直接带路。

“踏!”

“踏!”

“踏!”

大队锦衣卫沉默前行。

围观的人群,也不敢随意指点。

议论都是在私下里,僻静处。

许多人远远瞧着,感受着锦衣卫将士透露出的浓浓杀意,心也跟着紧张起来。

朝廷又要掀起大狱了吗?

这回会是谁呢?

又该有多少人头落地呢?

一众人马,一直走到一幢极为豪华气派的大宅前面,朱允熥才令队伍停了下来。

“分出一半人包围宅邸,另一半人随本王进府拿人。”

蒋瓛抬头,看到了宅子上方挂着的牌匾。

牌匾上,几个大字赫然在目——凉国公府!

字是十分工整的楷书,并不见奇,却仿若有金戈铁马,万千雄兵。

杀气腾腾,滚滚而来。

自徐达,常遇春死后,当世军功最盛,名气最大之人,首推凉国公蓝玉。

谁也没有想到,吴王殿下竟是要带着大批锦衣卫,来凉国公府拿人。

连蒋瓛都被惊愕当场,一时间竟不知所措。

“殿下,这是凉国公府。”

他连忙小声提醒道。

朱允熥转头望向他,道:“有什么问题吗?”

蒋瓛弯腰低头,压低声音,附耳道:“凉国公的身份地位非同小可,又是殿下您的舅姥爷,闹得太僵,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殿下若想去他府中拿人,只须遣人去送上一张帖子,说明事由。再由凉国公府将人捉拿,移交给咱们。”

“如此一来,便不会太过于得罪凉国公,大家面子上也好看,殿下您觉得呢?”

朱允熥正声道:“本王觉得不好。”

“因为本王今日要捉拿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本王的舅姥爷,凉国公蓝玉!”

哗啦!

蒋瓛身体一歪,险些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