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各方计较(1 / 2)从道兵开始的都天灵官路首页

直至夜深。

两名术士才一前一后回到别院,只是刚刚回府,早已经有人在门房等候,将二人引至后堂。

此时的武庸,正在继续习练那拘灵符,丹砂灵血已经换了两遍了,旁边的废符与次品符已经堆的老高。

武庸虽然不再修练气仙道,但在丹田气海中曾种下一株扶桑木。

扶桑木,炎道神木,扶桑无枝木焉,有干无枝,叶盘蜿而屈,上至于九天,下通三泉。

也就是话本中常说的世界树!

这是武庸的祖母在得知他灵根有缺后,拉下面皮,回到她在道庭玉京的母族,辗转央求了数年,方才在机缘巧合下求得一枝扶桑木,于武庸丹田气海种下了一后天灵根。

拉下老脸,四处辗转,只为这嫡孙,最起码能踏上道途!

武庸丹田气海种下扶桑木后,又转修道兵法,比起寻常的力士,他就多了一座气海丹田。

是以,他并不乏灵力,半日里画符近百张倒也没有出现灵力不够用的迹象!

好在,也总算有两张成符了。

听到院外的声音,心知是那二人回来了,武庸小心翼翼的用镇木将拘灵符压在案台上。

而后来到案几旁,温下一壶热茶,抬眸看向两名归来的术士。

“倒是劳累了两名总管了,这会儿还没用膳吧?”

“丹阳地处朱江,勾连蓬莱海,我已遣人取新鲜灵材做了两道河香鲜膳。”

“来人,通知后厨现在就送过来!”

说着,武庸又招呼二人坐下,为他们各自斟了一杯灵茶。

二人既非东洲有名有姓的强人,也非是武氏的嫡系,去丹阳两家拜门,虽然不至于被慢待。

但仅仅是一名普通术士的话,也不值得丹阳两家被他们拜什么接风宴.......

此时,大概率是空着肚子!

武庸等至深夜,先后为二人斟茶,这让二人也是颇为感动。

待后厨和门房端来两个食盒,一经打开,顿时就香气铺面而来。

河鲜与灵蔬熬制的膳食,灵米与鲜虾鱼肉共呈香嫩的乳白色,汤汁经过长时间熬制也愈加浓香,点缀着片片灵蔬,简单却不单调!

可见后厨也是是用了心的。

武庸看二人身上并无酒意,一边帮二人打开食盒,盛出汤膳,招呼着二人动手垫垫肚子。

“老爷怎得还未休息?”

“还劳烦老爷为我二人备好膳食,真是羞煞我二人了。”

其中一名家生子出生的术士总管-武常归,轻轻咀嚼着灵食,看向武庸!

二人在丹阳两家受了一晚上气,好在还有武庸厚待,细心周到,让二人也是心中一暖。

“你二人持我印信去拜山,在没有安全回来之前,我又怎睡得着!”

“看这时间上有些晚了,估计你二人或许还未用膳,就让后厨准备好了。”

一边说着,武庸再次为几人续上茶水。

吃下几口灵膳,武常归就再也按耐不住,开始怨怼起了紫灵赵氏。

“老爷你是不知,那赵氏好生跋扈,晾了我整整一晚上。”

“待到夜深才见到了他们的大公子,若不是老爷给的拜手礼够重,估计就被这混蛋轰出去了.......”

武常归提到这个脸色就一垮,连嘴里的鲜虾鱼片都不香了。

不过口头上发了几句牢骚后,就步入了正题。

“这丹阳赵氏,在丹阳这一亩三分地,是当之无愧的地头蛇。避开郡府,架空了道庭安排的巡江道史,垄断了朱江上下游的关口,来往船只进出皆要收上一手关税。”

“即使是那丹江坊市,里面八成的货物进出丹阳之前也早就被赵氏刮下一层皮了!”

“傲倒是傲得很,但在临走时,赵氏的大公子还是取了一封信让我转交给老爷。”

在芥子镯上轻轻一点,武常归便将这封密信递给了武庸。

密信?

武庸也不避讳,当场就拆开信封观看起来。

这丹阳郡与东郡、寿春郡不同,丹阳东南临海,背面环江,农渔二业为支柱,但占据更大头的,却是江运!

朱江作为东洲少数几条直入蓬莱海的大江,西接九州,东连蓬莱海,来往吞吐的资源不知凡几。

作为丹阳实质上的地头蛇,赵氏自然不能容忍海上的家伙跑到丹阳一番劫掠!

没有了航线的安全保证,还做不做生意了?没人做生意,他收谁的关税?

今天有人敢打进丹江坊市,明天就有人敢在江上劫掠商船了,自然不能让他们开这个先河。

不论那水麒麟背后是谁,都是越线了!

只是,何家到底是东郡武氏插在丹阳的一根钉子,哪怕如今的武氏没落了,哪怕何家对赵氏向来恭顺......

总不可能赵氏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去为何家出头吧?

所以,按赵氏的话,你武家既然来人了,我把对方的据点情报都交给你,你自己去处理!

既出了地头蛇的威风,又不用自己动手.........

武庸将这封信翻来覆去的看了两遍,随后又递给二人。

“看看吧!”

虽然不知道这信里,赵氏的话到底有几分真,但这个地图情报应当是靠谱的。

其上遍布了那水麒麟-卢渊麾下的几个据点,从朱江到蓬莱海,明里暗里的一切都被赵氏看在了眼里,甚至连多少人马都标注的一清二楚。

“郡府那边态度倒是不错,郡守亲自接见了我,具体的内容也与赵氏的信大体上吻合!”

另一名术士接过紫灵赵氏的信,仔细看了一圈后,开口道。

“丹阳郡守并非世家出身,而是在三十余年前由一散修接任,三十年来堪堪在丹阳立足。”

“当初,丹江坊市就是由郡府发动,由我武氏接手,一一建立起来的。”

一个是立足未稳的空头郡守,一个是渐渐衰弱、又是别郡的老牌世家,二者的合作可谓是皆大欢喜。

丹江坊市的建立。东郡武氏、丹阳望族、各路游商,各自购地架街,不仅给郡府带来了第一桶金,每年近四成的交易税也是不错的收入了。

“这么说,这起大案看上去与两家丝毫没有关系咯?”

武庸端起茶盏,轻轻的抿一口,摇头道。

“郡府掌一郡的武备,赵氏横霸朱江下游,连道庭的巡江道史都被架空,会不知道那水匪的兵力调动?”

要说二者丝毫不知情,武庸是半分也不信的。

或许,那水匪还是给二者拜过门才动的手也说不定。

“我看,赵家这给的水匪哨点分布图也是不安好心,信中还有意无意的激将我等!!”

“若真是一个个据点拔上去,恐怕就得与那水贼在僵持下来,届时我等就于海上进退两难了。”

这名术士总管放下了信,再次给自己盛了一碗汤膳,言辞间也是并不太在乎这封信。

这赵氏字里行间看似对那水匪不满,实则是在撺掇他们下场。

真是别有用心!

“嗯.......今日见了烈总管安排的那位东海舰队船长,我托他从海上混迹的豪强做个中人,给那水麒麟下了个拜帖!”

“清扫那水麒麟麾下的据点毫无意义,当一击斩首!方才能有震慑的效果。”

“当前恭后倨,外以恭顺怀柔之态投帖拜访,再以雷霆之势,将其格杀!”

“我欲在拜山之时,请两营猖兵毛神,屠岛三日,一个不留!”

“两位怎么看?”

武庸言辞间,暖煦的笑意中隐隐露出了一丝狠色!

只是堂堂一中品世家,前恭后倨,牵连左右,向水贼奉上重礼,投上拜帖,面皮上就不太好看了.......

“老爷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