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一个奇怪的人(2 / 2)海外遗明:抗清从殖民南洋开始首页

看来,对方去的地方很远很远。

想到这里,朱慈煊脑中一闪,突然想到一个人:

“难道他就是……就是……就是那个人?”

“陛下,那群欧罗巴人不讲义气,竟然不愿救同教兄弟,他们真该下地狱。”那名怪人哭声小了些:

“臣同卜弥格在欧罗巴游历三年多才见到教皇大人,可他竟然不愿派兵帮助咱们抵抗鞑虏。”

听到这里,朱慈煊已基本确定对方是谁了。

朱慈煊伸手将怪人扶起,然后拍着对方的肩膀说道:

“陈安德,你就是陈安德?”

原本,那人已经不再哭泣。

可听到朱慈煊叫出“陈安德”三个字时,他“呜呜呜”的又哭了出来:

“陛下,没想到陛下竟然认得臣……呜呜呜……呜呜呜……”

听到自己没有猜错,这个怪人竟然真的是陈安德,朱慈煊心中大喜。

陈安德,不敢说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外交家,但绝对是跑的最远的外交家。

想当年,永历帝刚刚继位成为皇帝的时候,大明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清军大举南下,将明军击的节节败退。

无奈之下,永历帝突发奇想,琢磨出一个“奇葩”的抗清策略,那就是请求澳门的葡萄牙人帮忙。

由于葡萄牙人的枪炮十分先进,竟然真的协助明军击退了清军。

见到葡萄牙人这么厉害,永历帝想到了“更奇葩”的策略,那就是令皇室成员全部皈依天主教。

当时,除了永历帝自己外,其他的皇室成员及宫女、太监等,全部入了天主教。

这些人当中,自然包括当时还是孩子的朱慈煊。

是的,虽然听起来很离谱,但朱慈煊确实是一名基督教徒!

而且,他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教名”——君士坦丁。

永历帝之所以给自己起这么一个教名,自然是想让自己如君士坦丁大帝重建罗马帝国一样,重建大明王朝。

但是,永历帝毕竟是中国人,对西方历史不太了解。

他只知道重建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一世是君士坦丁,却不知道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也叫君士坦丁(君士坦丁十一世)。

所以,“君士坦丁”这个教名并不算吉利!

永历帝不仅让皇室成员入了天主教,还派陈安德与一名叫做卜弥格的欧洲传教士一同去往欧洲,以寻找罗马教皇的支持。

只不过如同陈安德所言,罗马教皇对东方的事情并不关心,所以根本不接见他们。

再后来,新任的教皇亚历山大七世见陈安德两人如此坚持,才面见了他俩。

不过也只是见了面而已,并没有提供实际帮助。

没有办法,两人便又去了“老朋友家”,也就是葡萄牙。

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接见了两人,并表示会给予军事援助。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永历帝直到被吴三桂勒死,也没有见到陈安德,更没有等到葡萄牙人的军事援助。

那么,这个世界的朱慈煊能不能等到呢?

熟知历史的朱慈煊几乎可以确定,自己应该同样是等不到了!

因为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在接见完陈安德和卜弥格后不久,便去世了。

接替他继位的阿丰索六世是一个残疾人,三岁就瘫痪在床。

根据朱慈煊对历史的记忆,此时的葡萄牙国内正在搞政斗,根本没有经历帮助自己。

但是,如果用点计谋的话,即使不能得到对方的军事援助,却也可以占点“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