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童年境遇(1 / 2)破枷者首页

于是,刘慧珍一家便迁入了位于即将入学的小学附近的出租屋。

开学的日子迅速到来,陈可涵和陈可萱坐在分配给她们的座位上,环顾四周陌生的环境,感受到自己仿佛是个异类。她们尝试着融入周围同学们的游戏圈子,然而大家似乎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玩伴群体。因此,她们只好在一旁观望,满怀期待地希望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嬉戏玩耍。

儿童节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陈可涵和陈可萱一直很受老师们的喜爱。她们甜美可爱,面容清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在阳光下闪着迷人的光泽。

由于两人不仅容貌出众,还拥有丰富的表演经验,老师们对她们青睐有加。每当学校有表演活动,老师们总是热情地邀请她们参加,期待她们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可涵、可萱,这次儿童节表演,你们两个要准备个节目哦!”老师笑眯眯地对她们说。

陈可涵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与自信:“好的,老师,我们一定会好好准备的!”

陈可萱也兴奋地附和:“对啊,我们一定会努力的,不让大家失望!”

随着儿童节的临近,两姐妹开始紧锣密鼓地排练。她们在教室里手舞足蹈,时而低声吟唱,时而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表演的热爱与投入。每当排练结束,两人总是相视而笑,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陈可涵与陈可萱姐妹俩,以其开朗的性格和热情的态度,很快就和周围的邻居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陈可涵,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和甜美的笑容,每次与人交谈时总是手舞足蹈,充满活力。而陈可萱则显得更为内敛,她的一头乌黑长发常常随意地挽在脑后,嘴角总挂着淡淡的笑意,流露出一种温婉的气质。

饭后,两姐妹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门,与邻居的孩子们相约在学校里玩耍。陈可涵常常是发起人,她挥动着小手,兴高采烈地呼喊着:“快来啊,我们一起玩捉迷藏!”她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带着一种魔力,总能迅速聚集起一群小伙伴。

陈可萱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她虽然不像姐姐那样张扬,但同样深受大家喜爱。游戏开始时,她总是那个最难被找到的人,因为她有一种独特的敏锐和机智,能够巧妙地隐藏自己。

游戏中,孩子们的笑声和呼喊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童真和欢乐。陈可涵每次被找到时,总是咯咯地笑着,仿佛这是她最享受的时刻。而陈可萱在被找到时,则会露出一种得意的微笑,仿佛在说:“看,你们终于找到我了!”

就这样,陈可涵与陈可萱和周围的邻居孩子们在游戏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捉襟见肘,所以每当年末将至,刘慧珍都会从刘慧芳、刘慧兰、刘慧霞、刘慧燕那里收集来家里的旧衣物。这些衣物虽然已显陈旧,但对陈可涵和陈可萱来说,却像是盼望已久的宝贝。每当这些旧衣服送到她们手中时,两姐妹的眼中总会闪烁起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陈可涵总是迫不及待地翻看着每一件衣服,她的脸上洋溢着孩子特有的纯真笑容,仿佛在这些旧衣服中找到了无尽的乐趣。而陈可萱则更加含蓄,她会细心地整理好每一件衣物,眼中流露出感激与珍惜。

然而,这些旧衣服往往并不合身,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尽管如此,两姐妹依然视若珍宝。但穿着不合身的衣服,也给她们带来了不少尴尬。上课时,每当老师提问,陈可涵和陈可萱总是犹豫不决,因为她们害怕站起来时,宽大的裤子会突然滑落,引来同学们的嘲笑。同样的,课间休息时,她们也常常选择静静地待在教室里,而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在操场上自由奔跑。

陈可涵有时会偷偷拉扯着过于宽松的裤腿,心中暗自祈祷裤子不要掉下来。而陈可萱则更加敏感,她总是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不安,生怕被别人看出端倪。这种尴尬与困扰,让两姐妹在享受旧衣物带来的喜悦之余,也增添了一份难以言说的苦楚。但无论如何,这些旧衣服对她们来说,依然是难得的温暖与关爱。

因为持续累积的压力,刘慧珍的情绪终于达到了临界点。她的眉头紧锁,仿佛一道深邃的沟壑横亘在额头之上,显示出她内心的烦躁与不安。嘴唇紧闭成一条线,仿佛要将所有的不满和愤怒都封锁在心底。

她的话语中常常透露出深深的疲惫和无奈,仿佛是一座长期承受重压的火山,终于在这一刻喷发出炽热的怒火。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对压力的反抗,也是对自我尊严的坚守。

有一天,陈可涵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手中紧握着那张标着醒目不及格成绩的试卷。刘慧珍一眼瞥见那刺眼的分数,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她的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和愤怒。

“这是怎么回事?”刘慧珍的声音冷冽而严厉,让陈可涵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陈可涵低着头,小声地解释道:“妈妈,我……我这次没考好。”

刘慧珍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她快步走到墙角,抄起一个衣架,转身就向陈可涵走来。她手中的衣架在空中挥舞,发出“嗖嗖”的声响,让人不寒而栗。

“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刘慧珍怒吼着,衣架狠狠地抽在陈可涵的身上。陈可涵疼得哇哇大哭,泪水顺着脸颊滚滚而下。

过了一段时间,陈可涵、陈可萱和陈可豪一起去学校玩耍。然而,在玩耍的过程中,陈可涵和陈可萱一时疏忽,没有看住年幼的陈可豪。陈可豪好奇地跑向马路对面,差点酿成车祸。

刘慧珍得知这件事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她阴沉着脸,命令三个孩子脱掉裤子,排成一排。她手中的衣架再次挥舞起来,狠狠地抽在每个孩子的屁股上。

“啊!”三个孩子同时发出惨叫,疼得泪水夺眶而出。他们的屁股上顿时留下了一道道红肿的印子。

陈可涵、陈可萱和陈可豪疼得瑟瑟发抖,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

刘慧珍看着他们哭泣的样子,心中的怒火也渐渐平息下来。她深吸一口气,放下手中的衣架,转身离开了房间。

日复一日,陈可涵和陈可萱的生活在上学、刷碗、帮忙洗衣服的琐碎中流转。然而,灶台那片属于刀铲与火光的战场,却被刘慧珍严格划定为他们的禁区。每当他们流露出对烹饪的渴望,刘慧珍总是以安全为由,坚绝地拒绝。

时光匆匆,转眼间,他们已步入小学六年级的课堂。知识的海洋在课本中铺展开来,而他们的生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不知何时起,家里的客厅角落多了一台电视机。屏幕上闪烁的画面,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亲戚朋友们也慷慨地将不再需要的书籍赠予他们,这些书仿佛是一扇扇窗,引领他们窥探更广阔的世界。

陈可涵和陈可萱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电视剧和书籍中的知识,他们的心灵在这些故事的熏陶下逐渐丰富起来。然而,随着对成人世界的了解日益加深,他们也开始接触到一些更为复杂的情感与观念。电视剧中的情节让他们早熟地窥见了大人世界的纷繁复杂,但那些深层次的含义和情感,对他们来说仍然如雾里看花,似懂非懂。

慢慢地,他们发现,原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也开始变得尴尬起来。每天晚上和早上去倒便盆的任务,突然变得让人难以启齿。他们开始害怕在执行这个任务时遇到朋友,那种可能被揭露的羞耻感让他们每次出门都提心吊胆,仿佛在进行一场秘密行动。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既想维持自己的尊严,又不愿违背家庭的日常习惯。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在悄然改变着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可涵和陈可萱在便盆上厕所时也开始感到不便和尴尬。她们会互相交换无奈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不仅仅源于生活习惯的改变,更因为她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隐私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保护。

同时,她们也开始注意到刘慧珍和陈志强对陈可豪的偏爱。这种偏爱在她们心中激起了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她们感到不满,为什么每次弟弟做错事情都要怪她们?另一方面,她们也开始产生叛逆心理,试图通过反抗来寻求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

这种叛逆和不满渐渐演变成了对周围男性的抵触。她们开始刻意回避与男同学和男老师的交流,仿佛这些人突然之间都变成了潜在的威胁。在她们心中,那些电视剧中的情节和角色开始与现实中的男性重叠,让她们对男性产生了深深的戒备和疑虑。

“我们为什么要和那些人说话?”陈可涵皱着眉头,不满地说道,“他们每次都想占我们便宜。”

陈可萱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是啊,我也觉得他们都不怀好意。我们还是离他们远点吧。”

这种心理变化甚至影响到了她们与亲人的关系。她们开始不愿意与男性亲人多说话,仿佛一道无形的隔阂正在她们与男性世界之间悄然形成。这种抵触和叛逆,不仅让她们感到孤独和无助,也让周围的人开始对她们产生了误解。

不久后,出租屋附近启动了一项大工程,机器轰鸣声和工人忙碌的身影成为了这片区域的新景象。随着工程的推进,附近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异乡人,他们中既有挥汗如雨的工人,也有穿着白色或红色衬衫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温文尔雅,言谈举止间透露出良好的教养,他们的到来为这片区域增添了不少活力。

刘慧珍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她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经过一番筹备,她决定在家里开设一家便利店,以满足这些新来者的日常需求。很快,便利店的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从生活必需品到小吃零食,一应俱全。

每当工人们下班或休息时,他们总会涌入刘慧珍的便利店,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有时,他们还会在店里逗留片刻,与刘慧珍闲聊几句,分享工地上的趣闻轶事。刘慧珍总是热情地招待他们,不仅提供优质的商品,还时常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