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章 李亨的野望(1 / 2)覆唐,我刘备三兴炎汉首页

丰王夺了兵权?

那个整天吃喝玩乐,沉迷和文人雅士清谈的丰王李珙?

“丰王虽有权为之,然断非其所为也。”道庞断然说道。

“你觉得是谁?”刘备沉声问。

“李亨。”道庞沉声道:“李亨二十多年的太子,在朔方党羽众多,只有他想把大军带到朔方。”

“如何会如此顺利?”杜甫正色问道。

“王思礼。”道庞轻声道,“王思礼是大军副统帅,他在军中威望甚高,张小敬离开前告诉我,他在查王思礼。”

“真是坏事。”杜甫一脸忧愁。

道庞乃伶俐之人,虽说早有预见,但遇到如此激烈情形,也是想了好一会才抬着额头道:

“有上下两策可选!”

“下策是大军归川蜀,然我军军资日绌,汉中的高力士也亦难全信,而且还有一忧,军中长安禁军与安西士卒,我担心变乱之虞。更何况,如果回到了蜀中,就得待在唐皇眼皮子底下,大业就更难成了……”

“上策呢?”杜甫询问道。

“屯兵扶风,招揽房琯麾下败军,静候良机,再图进取。”道庞深思熟虑很久了,很迅速清晰地摆出了这个办法。

刘备抬头看向远方,背对众人沉默不语,大家看不清他究竟是何种表情。

“主公意下如何?”道庞继续小心询问。

“归川不可。”刘备稍作思索,复又以手指向西面,不禁渐渐严肃。“安守忠据守长安而不攻陇右,盖因其兵力仅足守城。一旦离长安地界,他必不追击,且安禄山亦不许其追击,扶风是安全的”

杜甫不甘心地说,“长安应该没多少人,不如先一口气进攻长安,逼安守忠回援,再去扶风?”

“不可!”道庞匆忙叫道,“局势不明,去长安就是死局。”

“留两千人守子午关,派人向蜀中求援。”刘备沉声下达了最后的决定,“大军前往扶风,现在就即刻动军!”

……

惨败!

有尸臭闻于百里。

十万大军,因军饷匮乏,士气大挫,行军之际,恍如惊弓之鸟,惴惴不安。

统帅不谙兵事,难以服众,军纪松弛,乱象丛生。

低下将领问饷,房琯满嘴之乎者也。低下将领想杀牛取用,房琯说要拿来破敌。

骄横的边军、傲慢自私的官员、惶恐愤怒的新兵、天真固执的统帅,这一切在混乱中尽显无遗,躁动无序,愈演愈烈。

当安守忠的铁骑出现的时候,大军瞬间溃败。

……

七万唐军退进了武功县城中,安守忠已将这里重重包围。

在冷冽中,李泌的面容显得异常阴沉。

他目注视着城外那惨不忍睹的一幕:一名不肯投降的朔方将领,被残忍地划开了肚子。

鲜血淋漓中,他的肠子竟流了一地,惨白的肠管触目惊心。

他的身体被绑在马后,随着马匹的奔跑拖行在崎岖的地面上,惨声响彻天地。

李泌紧握双拳,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与无奈。安守忠如此嚣张跋扈,就是在做给他们看。

旁边的两京招讨副使王思礼也摇头道:“太子应该听你的,早日夺了兵权的。”

“王副使莫要再胡说了!”李泌愤然回身,厉声相对。“我不知道太子为什么那么急,我告诉他安守忠就是诈败,安守忠兵力仍然极强,就是待我军疲惫,便要亲自军杀出来了……我已筹措到了军饷,就这一百里路,就不能多等几天?不能步步为营,徐徐图之?为什么要那么急!为什么要胡乱动兵!”

王思礼默然失声。

“你这策虽好,但太慢了,随时可能会有变故,没有收复两京的威望,太子如何成大事?”王思礼思索片刻,终于还是主动开口了,继续劝慰李泌。

“李隆基弃天下于不顾,且没有丝毫悔改之意,太子是担心让他侥幸收复长安,今后害了更多的人。”

李泌闻言怒极反笑,却又不言……只是哀叹一声。

“只有拿着克复两京的威望,太子才能翻身!”王思礼小声向李泌继续重复了这个道理。

李泌扶着城墙,一脸死灰道:“你都这样说了,我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