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朱雄英的外戚天团(1 / 2)重回明初首页

“哥哥给你们讲的故事好听不”朱雄英一脸贱兮兮的,询问弟弟妹妹,“你们想不想试试”

朱文月好不客气的直接戳破朱雄英所想,“哥哥,我们要是往皇爷爷脸画画,会被太子妃责罚的,而且我们见父王都不容易更别说皇爷爷了”

朱雄英拍着胸脯霸气的对两个妹妹说“她敢,有哥哥在,咱家还轮不到她做主”

“说的好,她吕氏敢欺辱你们,舅姥爷给你们做主”

朱雄英听到有人竟然敢在后宫之中如此的狂妄,扭头望去,只见三德子正领着蓝玉几人向他走来。

看到来人,朱文月、朱文茵、朱允熥几人,都是惊喜的开口喊,“舅姥爷,舅舅”

朱雄英看着进来蓝玉、常茂几人,心中想到自己这个舅姥爷蓝玉,其在历史的记载:

蓝玉初隶常遇春帐下,每战先登陷阵,屡立战功,由管军镇抚积升至大都督府佥事,封永昌侯,再之后更是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北征北元于捕鱼儿海生擒元太尉纳哈出。

就此等功绩,在明初名将逐渐淡出舞台的时候,蓝玉可是军中的标杆,在加上其剽悍的战绩,那么蓝玉其在军中威望之高,恐怕无人能制衡,怪不得老头子后期要杀他,要是留着他,老头子驾崩后,这家伙肯定不服朱允炆那个大明白,说不得就会直接就起兵清君侧,拥立史书上自己懦弱的弟弟上位。

历史记载自己父亲于洪武二十五病逝的,就自己这个的舅姥爷蓝玉桀骜不驯的态度,就算自己还活着老朱也会在其驾崩之前弄死他。

虽说蓝玉有些桀骜不驯、骄横跋扈,不过对自己好的那可是没话说,现在自己还未早逝,蓝玉也还没严重到需要自污保命,朱雄英觉得还有机会改变蓝玉,“永昌侯你可知罪”

正在逗弄朱允熥、朱文茵的常茂、常升、常森几人听到朱雄英此言,有些不明白自己的外甥,为何如此,还是慌忙跪拜,“皇长孙殿下,臣之舅舅实乃爱侄外孙女心切,才口不择言,请皇长孙责罚”

常茂的话语让朱雄英有些意外,自己的这位舅舅历史上记载因为与自己的丈人冯胜关系不合,再北征北元之时,在军营不受约束,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

冯胜因此上奏常茂过错,自己的这位舅舅也向朱老板告发自己老丈人做的的不法之事,此事闹得子婿不合,让不少人都大开眼界。

而朱老板无奈之下将常茂安置到龙州,哪成想这个茂太爷到了龙州也不安生,龙州有一个土官叫赵贴,赵贴死了之后,由于他没有子嗣,所以他的妻子黄氏和侄子争夺继承权,为了拉拢常茂,黄氏将女儿嫁给常茂做妾,结果常茂真的偏向黄氏,导致赵氏侄子起兵反叛。

这件事迅速被上报至朝廷,朱元璋龙颜大怒,诏令常茂立即回京解释。然而,等传令的人到达龙州时,得知常茂已经突发疾病去世了,享年35岁。得知年轻的常茂去世,朱元璋又想起常遇春,也不再追究任何责任。

本来尘埃落地,没想到一则消息再次点燃朱元璋的怒火,有消息称常茂用诈死的方式躲避朱元璋降罪,此时的常茂还在黄氏叛军中,朱元璋立即派兵到龙州讨伐叛贼,同时搜寻常茂的下落。

这件事可不是野史,而在《明史》中明确记载,“帝怒,责令献茂自赎,命杨文、韩观出师讨龙州,已而知茂果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朱元璋派出杨文、韩观到达龙州,平定叛乱,常茂确实已经死了,朱元璋这才放心。

朱雄英此刻在心中暗骂,刚刚自己这个舅舅虽是替蓝玉请罪,讲的却是爱护侄外孙女心切,这就是在提醒自己,蓝玉可是为了你连现在的太子妃吕氏都敢得罪,咱都一家人。

眼前的这位舅舅常茂自幼跟在朱标身后,长大了之后跟随傅友德,常茂怎么可能不堪造就,自己这个大舅,虽说不是什么名将,但绝对不是纨绔子弟,虽然喜欢仗着武力经常干着些不着调的事,那也是殴打那些仗着父辈蒙阴胡作非为的文臣武将之子,就自己跟他的接触来看,他的舅舅常茂绝对干不出攻奸自己老丈人的事情出来。

想想也是,原本的时空中,自己在洪武十五年死去,自己的弟弟柔弱不堪,就连常茂的老丈人冯胜都被朱元璋找个理由弄死了,那他们这些被老朱视为皇长孙嫡系的下场可想而知。

朱雄英现在有理由怀疑,在自己这位舅舅,孔武有力的身材中,藏着一颗七窍玲珑心,很有是可能假死脱身,狡兔三窟之策,就算日后常氏一脉被朱老板清算,也能保全自家香火不绝。

另外在弘治年间发生一件事,那就是明孝宗,对开国元勋子孙被贬谪者,沦为庶民,“寸禄不享,实感不忍”,于弘治五年(1492年)三月八日下诏,复用功臣后裔。常茂子孙尚有余悸,不愿受禄封号而辞谢,而在《明史》中记载,由于常茂没有儿子,所以朱元璋册封常茂的弟弟常升为开国公,算是延续了常遇春和常茂的公爵地位。

历史中的迷雾永远不会有答案,身处明初的朱雄英也没有心思去追寻历史的真相,朱雄英知道只要自己还活着,这些事就不会发生。

蓝玉楞楞看着眼前的外甥孙,似乎有点不敢相信朱雄英会如此对待自己。不过蓝玉反应不可谓不快,赶紧跪下,“蓝玉知罪,请皇长孙责罚”

望着跪在地上的蓝玉朱雄英问道,“舅姥爷,既然知罪,那舅姥爷可知你所犯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