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周(三)(1 / 2)话说五代十国首页

柴荣即位伊始,北汉主刘崇得知后周太祖郭威驾崩之讯,欣喜异常,遂遣使联络辽国贵族,意图联兵南下侵犯中原。柴荣不畏朝臣异议,毅然召开御前会议,决意亲自领兵迎战,对群臣慨然道:“刘崇乘我大丧之机,轻视朕年幼新立,有吞并天下之心。此贼必自来犯,朕岂可坐视不理?”

公元954年3月11日,柴荣亲临战场,率领大军北上御敌,于高平(今山西高平县)之南迎击北汉大军。周军将士心存疑虑,士气低落,然柴荣斗志昂扬,亲自督战。战况初开,周军右军大将樊爱能、何徽等人竟率骑兵临阵脱逃,致使周军阵脚大乱,步兵千余人被迫投降北汉。面对危局,柴荣毫无惧色,仅率亲兵五十余人直扑刘崇军帐。刘崇正于帐中饮酒作乐,猝不及防之下惊慌失措。周军将士见皇帝如此英勇,斗志立即被激发,大将赵匡胤更是振臂高呼:“皇上如此奋不顾身,我等岂能苟且偷生!”遂与张永德分兵两路,身先士卒,冲杀敌阵。在柴荣与将领们的激励下,周军将士个个奋勇向前,以一当百,终将北汉军击败,令其死伤惨重。

高平之战胜利后,柴荣着手整顿军纪。对于那些临阵脱逃、沿途劫掠的将领,如樊爱能、何徽等人,以及所部军吏以上七十余人,均予以严惩。柴荣采纳禁军大将张永德的建议,痛斥樊爱能等人的罪行,言道:“尔等身居高位,负有重托,却于战时望风而逃,实乃罪不容诛。朕欲一统天下,若军纪不严,纵有骁勇之士、百万雄师,亦难以指挥。”遂下令将樊爱能等人斩首示众。同时,对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将士,如赵匡胤等,予以嘉奖,并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自此,军中赏罚分明,骄兵惰将皆为之震慑,军威大振。

高平一役,柴荣的英勇果敢为群臣所折服,其政治抱负得以顺利实施。依附于辽国的北汉,亦因此战而丧失夺取中原、恢复沙陀政权的野心。同年十一月,北汉主刘崇病逝,其子刘承钧继位,北汉自此无力南征。柴荣返回开封后,亲自主持朝政,大力整顿纲纪,国家日渐安定。

柴荣在继承太祖郭威革弊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政治建设,强化军队训练,积极推进统一战争,为历史进步贡献卓著。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励精图治,革除五代积弊,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元959年,柴荣决定亲征收复北方失地。正当他准备继续挥师北上、完成统一大业之际,却在北征途中突患重病,只得停止进军。他在瓦桥关设立雄州(今河北雄县),并任命韩令坤守霸州(今河北霸县)、陈思让守雄州。自知病情严重,柴荣开始安排后事,任命魏仁浦为枢密使兼任宰相,王溥、范质兼知枢密院事,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兼任宰相,同时解除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的军职,改任其为宰相,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他期望通过这一系列的人事安排,确保自己的儿子柴宗训能够稳固帝位,后周政权得以稳定。然而,他并未料到,日后赵匡胤会篡夺帝位,终结后周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