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献俘之礼(1 / 2)金骨传奇首页

在老戍之战的十七天后,正对殷都南门的大道之上,人群熙熙攘攘、嘈嘈戚戚,热闹非凡。殷都中无所事事的游冶之徒昨日便已从市井传言中得知,王师在河南兆大败目方入侵之敌,今日正是凯旋返都之日。今日正午将在宫门前举行盛大的献俘之礼,将此战捕获的俘虏和战利品献予大王。明日大王将在宗庙之内主持周祭大典,将王师凯旋之事祭告祖宗之灵,致谢祖宗保佑王师大胜。除了这条消息,还有一些旧闻轶事、捕风捉影之说在市面上传播开来,为殷都游手好闲之人的饭后杂谈增添了不少话题。比如,妇婵受大王恩宠日盛,来年定要被册封为后。而与之相伴而生的谣言是,太子行止不端,故而日益失宠,恐怕储君之位即将不保。还有一则新的传闻,那便是大王庶长子子时在此次讨伐目寇之战中,统率西旅予敌以致命一击,立下大功,问鼎储君之位的筹码又添了一分。

就在这一如往日喧闹殷都大道上,突然由南驰来二骑,看身上装束打扮似是军中斥候。二骑风尘仆仆驰入殷都南门后勒马停住,对门内兵寮门前等候已久的一位守门行长说了些什么,便又催马继续往城内驰去了。只是二骑进了南门之后,殷都内大道上人流增多,时不时还有一辆牛车或马车在道上行驶,马上二人不得不勒马降低速度。

那位守卫南门的行长与二骑交谈过后,便急速跑上城头,对已在城上等候多时的十名手持号角的号手下令,号手得令后一起举起手中号角,用力地吹了起来。殷都街道上的行人,还有房舍距离南门较近的都中居民,听到这悠长高昂的号角声,都明白这久违的号角之声意味着王师凯旋而归了。在房中为生计忙碌的壮丁和妇人,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出房门,走出院门,到大道两旁,挤入人群之中,都想一睹凯旋之师的威武阵容,还想瞧瞧这次王师有些什么俘获,是否执捉住了敌方魁首。

师氏攸由终于率领着得胜之师返回殷都,四旅之师浩浩荡荡,缓缓由南而来。一月以前这支讨伐目寇的王师从殷都出发时,仅有左师左旅和攸旅由殷都出征,林、西二旅俱是在梌邑与左旅和攸旅会合的。因而返回殷都时,当四旅军阵齐齐列队归来,看上去阵容比出征时还庞大了一些。但是,经过此次恶战的四旅将士们都知道,有近千名同袍战死在了老戍之外的那片荒野之地,还有二千余人受了轻重不等的伤,能够活着从战场凯旋的人皆感庆幸。

终于,殷都的百姓望到了王师的行伍,由斥候和马兵组成的前锋在前开道,其后是连绵不绝的战车和戈士。百姓在街道两边观望迎讶凯旋之师,气氛热烈。当人们看到队伍前面的一列军阵所擎旗帜上绘的是朱雀图案,知是左师左旅来到,人群中便发出第一声欢叫。主帅攸由和各旅的亚旅乘坐着自己的戎车,进入城门走上殷都大道时,城中百姓大多能通过其华贵的服饰甲胄和车上的旗号辨认出他们,人群中便会发出一阵阵掌声和叫好声。从掌声和喝彩声的大小来看,此次凯旋诸将之中最受欢迎者莫过于师氏攸由与西旅亚旅子时。

最让殷都百姓们感到兴奋和好奇的是俘虏,当队伍最后的俘虏出现时,人群中爆发出远比主帅和将领到来时还热烈的欢呼喝彩之声。俘虏们五个人一组被粗绳拴成一串,步履蹒跚地木然走着,对自己的未来不抱任何希望。还有几十名俘虏由于伤势过重,无法自己行走,只能被捆放于牛车之上。跟在队伍最后的还有十几辆牛车,打头的一辆牛车上杂乱地放置着十几面青色的和黄色的旗帜,后面的车上堆满了缴获敌军的兵戈甲盾,有些甲胄上的血迹还未洗去。人群中识得旗号旗色的百姓惊讶地发现,缴获的旗帜中,除了有目方的青色大眼旗外,还有绘着卢方名号的土黄色旗帜。

当凯旋之师沿大道穿过半个都城,来到王宫门前时,负责守卫王宫的多马卫、多射卫、多犬卫已在宫门外列队恭候多时。矗立在宫墙之上,高擎玄鸟大旟(yú,绘有鸟隼图案的旗帜)、日月太常(绘有日月图案的旗帜,先秦时为君王专用)、交龙白旂(qí,绘有二龙相交图案的旗帜,先秦时为君王与诸侯专用)与其他各色通帛(单色无图案的旗帜)旄旌(旗干饰有走兽尾巴和飞禽羽毛的旗帜)的,是由王族子弟组成的多子族族旅,其众盔明甲亮,属实称得上商王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