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章 攘外必先安内(1 / 2)皇弟先别忙着登基,朕还没死首页

朝仙殿。

朱由校洗漱一新,换上龙袍后,就立刻赶来。

“陛下驾到!”刘若愚扯起尖利的嗓子大喊道。

紧接着,礼乐奏起,依仗缓缓而出,朱由校才走入殿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官员们看到皇帝的身影后,再次跪拜,行起了一跪三叩的大礼。

“诸位爱卿平身!”

朱由校稳步走向阔别已久的龙椅,刚一坐定,心中就生出了一股踏实感。

众臣才刚起身站定,黄立极就颤颤巍巍出列,躬身请罪道:“蒙陛下恩典,署以国事,臣却未能安定大明江山,以至四方乱起,还请陛下降罪。”

“降什么罪?”

朱由校摆手轻笑道:“不过是一群野心家挑出来的事,朕还不放在心上。”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没有群众基础,仅凭东南一隅之地,怎可能掀翻享国近三百年的朱家王朝?

除非再等几年,全国到处都有因要饿死的饥民造反后,这些士绅才有可能撼动大明江山。

黄立极闻言,心中大定,躬身退回队列。

朱由校一边摩挲着龙头扶手,一边轻声问道:“黄爱卿,常盈仓被烧一事,可有眉目了?”

“漕运总督苏茂相抓了一些人,每当想要顺藤摸瓜揪出幕后使者时,关键人物就会莫名其妙身亡。”黄立极答道。

对此结果,朱由校丝毫不意外,似有嘲弄的意味,说道:“看来不仅朕的皇宫是筛子,就连大明官场也是一样啊!”

“臣愧对陛下之恩!”黄立极再次躬身请罪。

孙承宗也跟着请罪道:“臣等无能,让陛下忧心了。”

紧接着,众官员皆跪伏在地上。

朱由校,摆手示意众人起身,又问道:“各省的秋粮送来了吗?”

黄立极答道:“河北、山东、陕西的秋粮已押解进京,湖广和四川的正在路上,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的秋粮被烧毁近半,剩下的也因漕工罢工,无法启运。有鉴于此,臣就让广东、广西等省的秋粮走海运送入京城。”

朱由校微微点头,心情好了一些,继续问道:“京城的粮食够吃到什么时候?”

“已在限量供应了,预计明年一月份就会断粮。”

“京城米价如何?”

“今日的价格是每石三两五钱。”

“都翻三倍了啊!”

朱由校面上不动声色,实则心中已是怒极,按住扶手龙头的手指都已发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该死的东南士绅,书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居然敢烧毁百姓活命的口粮。

要知道,在万历年间,京城冬日的米价才一两每石,而南方才七钱每石。

就算是明朝要灭亡的那几年,京城的米价才不过四五两一石。

相信要不了半个月时间,粮价就会赶上明末之时。

等断粮后,京城也会像那时一样,四处都有饿死的百姓。

“百姓都已知今年会缺粮,所以争先购买,米价才会迅速飞涨。”黄立极解释道。

“是否有不法商贩囤积居奇?”朱由校转头看向一旁的东厂提督卢九德。

“皇爷,奴婢已经查抄了不少粮商,但依旧止不住米价上涨的势头。”卢九德躬身答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朱由校长叹一声。

若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谁也控制不住百姓心中的恐慌。

大海茫茫,徐光启南下后,也没有一封奏疏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