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不祥之城(1 / 2)黑疫:静谧暗潮首页

蔚蓝海岸与繁华内陆的交界,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静静地横卧着,既是两地风景的分界线,也是自然与城市生活的微妙过渡。

山势逶迤,守护着大地。就在这青翠欲滴的山梁之上,一条铁路蜿蜒铺展。山脊之上的列车,以其流畅的线条与几乎无声的运行,成为了这幅山水画中移动的风景。它悠然穿梭着,车窗外一幕幕风景如电影胶片般缓缓展开。

毁灭之城、污染之城、死城、黑城等都是对此刻这片存在于大地与海洋之间的沉默城市的称呼。

山脚的死亡世界与周边各种各样的生命分裂开,那是一种强烈的违和感。即便是在茫茫的沙漠中也不会感觉如此的压抑。那里给人感觉并不是什么没有生命的寂寥,而是不可能有生命的绝望。这种违和感和绝望透过火车透明的车窗深深映入杨的眼中。

虽然之前他也在网上看过相当多的关于这座不祥之城的介绍文章,但是其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感受与此时此刻完全无法相比。

这竟然不是捏造出来的奇闻异事?杨看着那座城市,心情无法平静。他拿出手机打开卫星地图,发现地图上在城市现在存在的位置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建筑群落,完全是一片绿色的山地。

铁路轨道围绕着城市进行半包围式铺设的,所以可以随快车的行进轨迹进行多视角观察。他双手按在玻璃窗上,额头也抵在窗上,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这时他就要为自己优秀的视力而感到骄傲了。

他发现这座城被一圈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巨型高墙而包围,那壮观的高墙目测有七八米宽,高约四十多米。正是这些高墙将城市与这个世界分割开,如此浩大奇伟的建筑简直与这片大地上的文明格格不入,仿佛是什么异世界小说里会出现的奇幻防御建筑。而这圈高墙也确实是为了防御而建,不过不是为了防御墙外的敌人,而是防范墙里的东西。

墙内则是城市的本体,到处都是崩坏倾倒的楼房,路上还有各种已成废铁的车辆,如果把这副场景当成地震现场也十分不准确,因为仔细看会发现,那些破碎的建筑竟然有相当多的部分没有落在地面上,而是静止悬浮在空中,简直就像是魔术师的表演,那些破碎的楼房被永久的定格在了某一瞬间。

反重力?杨眉心锁紧,对于这反常理的一幕无法理解。

他之前听说过的各种关于不祥之城景象的描述中,也没有类似景象的记载,这种肉眼可见的反常现象理应是第一时间被公开的才对。紧接着,他拿出手机,将摄像头贴在车窗上,拍摄。

但当他翻看拍摄的照片时,却惊讶地发现手机里只有几张纯白色的相片。如同网上的部分传言的那样,不祥之城无法被记录,所有记录下来的视频都是伪造的。从前他无法相信,如今亲自体验后也只能暂且接受。

难怪那些所谓的不祥之城拍摄视频也基本因为过于模糊的画面而无法提取任何有用的信息。收起手机后,他决定先不深究其中的缘由,而是继续用肉眼观测这座城市。

可以看到,在高墙的内侧均有不同程度的毁坏与塌陷,外围则有加固加厚的迹象。而在不祥之城北方的位置处则有一大片碎裂倒塌的墙体,那边的围墙像被一只凸起的无形尖角捅出几百米远。任何一个在这样高的位置俯瞰这座城市的人,通过墙体的重建痕迹都会轻易地得到这样一个推测:北方应该是这座死亡之城渗出污染的方向,而墙体也是因为污染的推进而一次又一次的被击溃防线,进而连连后退。现如今那片新加固的围墙也已经被腐蚀掉了一半,剩下薄弱的一层仍在坚守,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北方防线还会继续被拉伸。

这污染到底是什么东西?杨看着荒芜的城市心里生出这样的疑问,他趴在车窗上却怎么也无法看到任何像是污染的东西。到底是怎样的污染在爆发之后的近百年后还无法消退,这样的污染源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吗?甚至肉眼可见的是,这些东西根本无法被阻挡。这在人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状况,即便是核武器也不能带来如此彻底的毁灭。

那些看上去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高墙在污染面前脆弱得宛如不存在,与其说是它们阻挡了污染的扩张,倒不如说是污染没有朝其余方向扩张。

高墙,只不过是人们寻求心灵慰藉的虚假之墙。

更令他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这桩百年前的事故仍然没有详细的解释与记录?到处都是语焉不详,甚至无法在官方资料里查阅到相关信息,以至于只被当成了猎奇怪诞的灵异故事流传在网上。想到这里,杨的心中升腾起一团阴霾。

有没有可能,其实他所看到的也不是真正的城市,而是类似2054年发生在SH市上空的“外星舰队矩阵事件”。所谓的不祥之城,不过是大规模的全息拟真投影罢了。

但是没什么道理,投影在这样的地方并不会引来多少人的关注,而且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在这里站着干看也看不出个花来,杨从车窗前离开,摇了摇头,收回纷乱的思绪朝着车厢一端的洗手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