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布局:好面需得先发酵(1 / 2)悟到茶馆首页

临走前,何方圣又问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赚钱不足以支撑我一路走下去,我认为这个理由很坚定!”

易道只用了一句话,却让他如遭雷击。

“因为赚钱是从自我利益立场出发的趋利避害行为,而直面自我并做出改变,需要不避害,你见过回避问题的人解决掉问题的吗?”

春风吹过大地,小雨时常光临,没有了往年炎炎夏日般的春天,却有了一个体感舒适的潮湿季节。

“批把快成熟了,这个雨天天这么下着,咋个怎哟!”

屋檐下,几个中年女人坐在一起,聊些家长里短,时不时也发些感叹。

“咋个不是,我家的批把又开裂了,不下呢,几个月没得颗雨,下起来呢没完没了的,烦死求了!”

“今年种蔬菜倒是好哈,地头润浸(qin,地方口音),栽下去就活了,天干的时候蛮,要补个无数十回,去年呀,我干够了,……”

春风吹过大地,感受到的人都知道,但还有一场春风在细微处慢慢吹来,却很少有人能感受到。

易道这些日子比较闲适,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是什么结果并不重要,该来的自然会来,不来的也就是不该来的,不必惋惜。

然而,第二只脚该怎么迈呢?

隐形的春风已有迹象,他还得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这个契机是什么,易道并不知道,也许是一句话,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不管是什么,只需要将各种问题和需求串联成一个一张网就行。

郭毅,今年三十五,一个踏实的庄稼汉,一身的力气,自小就遥遥领先同龄人。

这年头,像他这个年纪在家种地的人可不多见,但凡肚子里有点墨水的人都到城里混去了,闯劲足点的人也不愿意守着几亩薄田,要么自己搞点小生意当老板,要么自己接点外包活,有活就干,没活时打牌搓麻将,图个闲适自由。

郭毅不是没想过这事,他以前也在外面混饭吃,还出过国,去缅甸干过两年司机,听说一月有一万多,只是后来跑回来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回来后,就再没出过门。郭毅父亲死得早,母亲把他兄弟二人拉扯到成年,后来选择了改嫁,男人是个做小生意的,有些积蓄,郭毅盖房子时,男人出了不少份额。

不少人为此还挺羡慕!只有郭毅自己知道,什么叫做年少当家。农村的家产土地都给了他,自然也包括上了年纪的奶奶,膝下育有两个儿子,在县城里上学。

郭毅走不掉了!哪儿也去不了。奶奶眼睛接近完全失明,大儿子也到了叛逆的年纪,他老婆倒是个勤快人,忙里忙外没什么怨言,但处理不了一家老小的情绪。

其实,郭毅也不在行!但他没得选,谁叫他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呢!既然是你的,你就得扛着担子往下走。

那就呆家里吧!郭毅决定。村里有很多人家都在外面打工去了,土地闲着,郭毅联系了几家,对方都愿意拿给他打理,也不要什么租金,只图不让土地荒芜。

前两年还好,刚刚赶上脱贫攻坚,很多偏远地区的人离开自己的土地举村搬迁,城里人口一下子上升很多。张口吃饭的人多了,但种地的本地人还是按照习惯来生产,市场上供给一下子紧张起来,着实推动了一波物价上涨。

郭毅小发了一笔。他挺高兴,像这样种地似乎也不错,虽然累点,但有盼头,门口停着十几万的崭新皮卡就是见证,这在种地的农民中间,那可是了不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