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双水村的办电工程开始了(1 / 2)平凡的继续首页

从原西县通往双水村的公路上,慢吞吞地开来了十几辆拖拉机,这些车上全部装的是崭新铮亮的水泥电线杆。后面还跟着两辆大卡车,车上是拉的变压器和大轴的电源线,车队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在朝阳的映照下,扬起阵阵烟尘,巨大的发动机带动巨大的轮胎碾过石圪节大街,轰轰隆隆的响声惊动了附近的村民,人们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这宏伟壮观的阵势,看着像要打仗似的,车上拉了这么多大炮管子?有点像那个外国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德国坦克军团。

其实这是原西县电力局运往双水村的办电材料。

一大早,双水村的领导金俊武、孙少安、孙玉亭、金光辉、田海民等两委班子成员就来到村口,准备迎接县里来的电力施工队。双水村要通电了,家家户户都要用上电灯,将从此永远告别麻油灯、煤油灯时代,从此开启亮堂堂的电灯生活。据说过去有个大仙预言,说什么时候灯头朝下了,什么时候日子就好了,人们都说他说的是胡话、疯话,谁家的灯不是灯头朝上的?但是今天这灯头真的要朝下了,日子要变了,世道要变了。

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要知道对于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的农民来说,这是他们从来不敢想象的奢望。

这无疑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金俊武、孙少安等一众领导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和周密的安排,首先成立了以金俊武为组长的办电领导小组,召集包括各小队队长在内的所有村委会成员,召开村委扩大会议。会上金俊武和孙玉亭都讲了话,要求各小队组织成立办电志愿服务队,全力配合县电力施工队进行施工,让双水村的父老乡亲们早一天用上电。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得到了全体支持,大家迅速开始落实。志愿队首先配合县施工队技术人员勘察地形,在准备埋电杆的地方做标记画记号,随后就是动员村民清理附近的杂物,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挖坑,同时在孙少安砖厂和田家圪崂还有金家湾各设置一个变压器,安装位置还要砌一个防护棚,卡车上带来了洋灰和沙子,砖厂里有的是砖。

金光辉是刚进村委会不久的人,遇到村里有事总是跑前跑后的,表现得尤其积极。刚刚在卸电线杆子的时候还不小心把脑门子上撞了个包。

赶上这天是星期天,小学校的老师和五年级的大孩子们也来做志愿队。他们把县施工队带过来的安全用电宣传牌、标语等进行张贴悬挂,要让人们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一群孩子爬上拖拉机叽叽喳喳地闹着。金成和姚淑芳他们贴标语,郝红梅围着拖拉机看顾着玩耍的孩子们。

在村委会的院子里,也就是原来的大队部,一帮妇女在妇会主任贺凤英的带领下,正在埋锅造饭,准备犒赏三军。

这是金俊武他们答应电力局领导的事,要全力支援施工队建设,每天中午要慰劳施工队一顿饭。施工队加上志愿队有八十多人呢,这可是个大事。人家帮咱办电,咱还不得好好招待人家,起码让人家吃顿饱饭吧。于是金俊武做了动员,各个支委也表了态,都表示支持。原来的大队部就是个好地方,就在这里开火。

双水村会做饭的能手多的是,于是李玉玲也来了,马来花也来了,二锤妈和金波妈也来了,金强媳妇卫红和海民媳妇带着田家圪崂那边的一帮妇女也过来了。大家七嘴八舌,说说笑笑,七手八脚,你来我往。有揉面的,有打水的,有洗碗的,有切菜的,整个村委大院像召开了妇女大会。卫红的婆婆张桂兰也来了,她没怎么说话,只是默默地坐在灶台前烧火。

田福高和金强扛着几十斤猪肉和一堆蔬菜走进院子。李玉玲和马来花赶紧帮着卸下来。

马来花说:“金强,你们先别回去呢,顺便把这猪肉切成小块吧,你看这上面还带大腿骨呢!”

金强说:“好吧。”说着拿了把菜刀,就势在一旁的水缸沿磨了几下,然后就开始切肉。

金强一边切肉一边和马来花打趣:“来花婶子,我听说昨晚你又欺负我叔了,还把我叔脑袋上打个大包。”

“净瞎说,那是他自己碰的,别气我好不好。”马来花板着脸说。

“人家哪舍得打啊,稀罕还稀罕不够呢。”卫红也跟着凑热闹。

“我看不是打的,是啃的,啃得过分了,啃出个包包来。”海民媳妇也笑着打趣。

周围的人都哄得一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