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赏罚分明(1 / 2)手握三十万精兵,朕真不想造反啊首页

在京都御书房上,呈现有两封奏折。

一封是安乐侯袁泽川呈上来的,一封是北境军镇漠北镇呈上来的奏本。

在袁泽川奏本上写的,是他对周家在阳泉郡的种种恶行。

漠北镇的那封,是周家三公子,也是周家明面上的唯一的独苗周奇参奏控诉袁泽川的折子。

这两封奏折中描述的周家,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就连久经世事的镇北王袁秉德在看到这两封折子的时候,也是脑袋大。

小皇帝立在袁秉德左右,静静的看着两封奏折上的内容。

“皇叔,这两封折子里写到的周家,是同一个周家吗?”

“陛下,这是一个周家。”

“那这个周家的形象,怎么能如此割裂?”

袁秉德轻轻一笑,也是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

“周家把控阳泉郡多年,常年为藩属军镇漠北镇供给物资和粮食。

甚至还能给漠北镇的将士提供一些灰色的服务。

当阳泉郡周家被泽川灭门后,首当其中受到影响的,就是这个漠北军镇。”

“皇叔,朕还是不明白。

漠北镇的粮食不都是我大奉朝廷拨款提供的吗?

和这个周家又有什么关系?”

“陛下身在京都,又怎么会知道边境的事情。”

“在阳泉郡内,粮食的价格一直由周家把控。

试想周家能把三百钱一石的粮食价格控制在三两银子一石的话,那漠北镇的粮食怎么还可能够用。”

百分之百的利润,就能让一个人铤而走险。

更别说周家把粮食生意做到了百分之三四百的利润。

所以漠北镇的守将,早就和周家沆瀣一气。

周家在阳泉郡赚的每一两银子,都会有漠北镇的一份。

而周家也利用漠北镇,往军队中安插自己人。

让家族在阳泉郡站的更稳,在大奉站的更稳。

这也算是一种利益交叉,让周家和漠北镇穿上了同一条裤子。

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和小皇帝解释了一番后,小皇帝才表现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皇叔,那这么看来。

这个周家被安乐侯所灭,确实不冤!”

袁秉德在听到小皇帝的评价后,又是摇头。

这种涉及多方利益纠葛的事情,哪有冤不冤的呢?

要知道单单凭借一个阳泉郡周家,根本不可能把手伸到粮食生意上。

他周家既然能把手伸进来,就足以说明在周家身后还有人。

袁秉德很久之前就知道这个周家手脚不干净,但他依旧没有对周家动手。

他为的,是用周家钓出他身后的势力。

来一波对世家的大清洗。

大奉立国靠的是世家门阀的资助。

在外人看来是大奉皇帝的权利最大。

但实际上呢?

整个朝堂之上的所有官员,又有哪个人的身后没有世家门阀的影子。

朝堂上的派系之争,又何尝不是门阀之间的竞争与对冲。

能在朝堂上呈现给小皇帝的东西,不过是这些门阀世家愿意让你看到的罢了。

如果他们不想让你知道什么事情,你在京都根本就听不到一丝的风声。

大奉遭受门阀制约,受世家控制。

已经不是单凭个人力量能解决的了。

就算是袁秉德,也要掂量掂量世家门阀的份量。

“如果只听漠北镇一方之言,周家可以说是阳泉郡的老好人了。

常年为漠北镇提供物资,并且不求回报。

天底下哪有这等一心为国的世家!”

“那,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