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梦中赵春德似乎听到了警报声,他一下子坐了起来,仔细听了一下,确实有警报声传来,而且是有大量敌人来袭,他连忙爬了起来跑到甲板,却听见岸上响起了一阵军号声,这种军号声只有华夏军才用,显然,这是一支友军。
黑暗中,双方都不敢有所动作,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赵春德来到甲板上,拿出望远镜向岸上看去,只见岸上站着一个人也拿着望远镜正在向船上看,赵春德一看那人也穿着华夏军的衣服,军衔还不低,肩章是两扛三星,显然是一个团级干部,赵春德赶忙敬了一个礼。
对面应该注意到了赵春德的军礼,也回了一个。赵春德也不耽搁,让人放了一条小船开到岸边,相互介绍后才知道果然是二团团长石大勇。赵春德是海州人,并不认识石大勇,不过在体系内,他当然知道石大勇是华夏军四大金刚之一,在华夏军内部资历深、地位高。
石大勇在太原府城耽搁了四天,攻城倒是只用了一天,但收容俘虏倒是用了三天,幸好随后陈东方带着队伍过来,在武德恭的帮助下,很快控制住了局面,石大勇才带着队伍放心南下,在一处平缓之处渡过富良江后,二团迅速东进。
其实在沿江俘虏了不少交趾水军残兵后,石大勇已经知道海军已经率先抵达了。鉴于陆路行军的难度,石大勇还是决定与海军汇合,尽快赶到升龙城下,否则他还真怕海军直接把升龙城攻下来,那可是对自己非常不利。
听赵春德介绍海军那边只是在江边建了个营地,尚未发起攻击时,倒是放了一大半的心,这一战至少还能赶上,否则丢死个人。
二团上了船时已经近中午,把这几艘船挤得满满当当的,顺流而下速度倒是很快,天黑前抵达了升龙城,几个老战友相见后,自然有一番嘘寒问暖,特别是陆维军与石大勇,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参军,这次一别三年,自然有很多话要说。
不过最终两人的话题很快又回到了这次战事,两人对于攻破升龙城倒是出奇一致的有信心,不过在方式上两人却分歧颇大。石大勇的意思是要以围点打援为主,消灭交趾的有生军事力量,为以后的军事占领打好基础,出兵前他好好的做了功课,交趾这个地方虽然是中国故地,但分离出去近千年,虽然永乐年间短暂收回,但很快又失去了,说明交趾人心并未向着中原,只有把交趾的脊梁给打掉才能更好的统治。
而陆维军则不以为然,对于这种小国占其都城即可让其他地方望风而降,至于以后的统治,以华夏公司的能力根本不是问题,而且以华夏公司一贯作风,并不需要靠杀戮来统治,而是以先进的管理来统治。而且,这里的抵抗力量其实完全可以让他们去矿山改造,另外,也可以从广东福建沿海多移民一些汉人过来,提高汉人的比例。总之方法很多,没必要一定要通过血腥手段,毕竟现在的人力还是不足,这些交趾人跟汉人其实很象,没必要浪费了。
如果王成效在这里,肯定会选择石大勇的办法,毕竟经历过后世的自卫反击战,在他的心里越南人跟倭寇也差不多的狼心狗肺。但其实他的这种心里与华夏公司的一贯宗旨确实有些不符,最终经过扩大会议后,最终还是选定了陆维军的办法。
既然定下了策略,当晚会议上就对如何攻城进行了充分讨论,最终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由四团主攻,二团和海军陆战队作为后备队,海军则在攻击前对北门进行饱和炮击,至少要确保城门洞开。
陆维军志得意满的回去准备,抢得主攻任务当然是因为二团刚刚抵达的原因,但能从四大主力团中抢得活干,还是让陆维军有些小高兴,自己的团没有经过什么战事,但至少别人也没有鄙视。
对于这难得的主攻机会,陆维军把所有连以上军官叫了过来,首先宣布了这难得的好消息,这些军官都一个个喜笑颜开,连连的笑着恭维着陆维军。
陆维军知道是手下这些人也想抢主攻部队,连忙喝骂了几句,终于把场面镇了下来。经过一阵争吵和讨论后,大体上制订了一个还算详细的攻击计划。其实这一仗的难点就在于如何通过护城河,如果过不了护城河,即使城墙给轰塌了那也毫无用处。
不过对于如何过护城河,平时也多有训练,大体上城池外的护城河大同小异,经过这几天的观察,升龙城其实就是仿造的中原城池,这种城池般城墙与护城河挨得很近,过河时正好处于对方的攻击范围,过了河之后地方不宽,搁不下大量的人马。
所以一般的攻城除了攻击城门外,拿下吊桥之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填河,当然这种办法费时费力,而且一定会付出大量的牺牲,因为填河之人会直接暴露在对方远程武器的攻击之下,对方居高临下,即使己方有防护、有掩护,但如果是同等武器,自然是城墙上的人更占便宜。
所以历来攻城战都是最难的,不但要有充足的兵力,还要使部队承受重大伤亡的抗压力,一般没有纪律的军队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以往攻伐对方,大都会驱百姓攻城,特别是填河这一段,基本都会用战俘或百姓,这是现实的作战需要,要不然还没攻下城来,可能自己的军队就崩溃了。
当然,即使你有办法填河,对方也有办法克制。中原的守城战已历两千年,在宋代就研究出了守城最好的战法并不是站在城头与对方远程作战,而是依托城墙出城列阵,这样进可攻退可守,依托城墙上的远程攻击对方,又隔绝了对方的攻击手段,如果对方退却,还可以有效的反击。
当然,这种防御手段所需的士兵素质和装备要求也比较高,明末由于军户家丁化,已经没有能力列这种堂堂之阵,其实这种方法基本已经不再用了,当然明代城墙有了火炮的加持,防守能力还是可以的。
不过经过几天的观察,升龙城城墙上并未部署火炮,应该还是用老式的防御办法,基于第一天抵达时击败了对方的出城部队,相信对方应该不再敢于出城野战,只能躲在城头对战。
军官们的判断基本如此,于是整个计划就以渡河为重点展开,在海军展开炮击前先前进至河边,炮击后一部分枪手进入掩护位置,另一部分趁着对方慌乱时马上在河上架桥过河,最终在主力占据一段城墙并稳住,就算完成了这次的攻城任务,后续的工作自然由二团和海军陆战队完成,这也是上次会议相互妥协的结果。
次日清晨,起床号还是按时吹起,战士们都知道今天要攻城了,好像连吃饭都快了几分,快速的吃完饭后,很快来到军营前列阵,陆维军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手下,等列队完成后,正想讲点什么做个战前动员,一阵马蹄声传来,陆维军皱着眉看去,却是侦察连的连长,他匆匆来到陆维军旁边,说道:“团长,敌人出城了!”
陆维军大吃一惊,战前无论如何没想到的一幕出现了,完全出于自己的预料。他不敢怠慢,拿出望远镜向城门处看去。
果然,北门大门洞开,吊桥也已放下,里面的交趾兵列着整齐的队伍走了出来,前面出来的人都披着铁甲,恐怕是交趾最精锐的兵马,不过人员并不多。
接着,城门处出现了一个个的庞然大物,“象兵!”陆维军眼孔瞬间睁得老大。
大象,陆维军当然没有看到过,想来大部分云贵来的二团士兵应该也没见过,更不要说台湾守备团这些北方兵了。不过,在出发之前,王成效倒是说过交趾这边应该有象兵,大象皮糙肉厚,有可能连子弹都射不穿。这种动物总体上是比较柔顺的,但如果被激怒,会不顾一切的往前冲,可能会威胁到华夏军。
陆维军叹了口气,看来战场多变,王成效在上课时一直说的话真的应验了,但他要求的一定要有备用计划自己却没有照办,这下好了,原有的计划全部泡汤,新的计划留给自己的时间却最多只有半个时辰。
副团长刘宇成和政委范逸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匆匆跑到陆维军身边。陆维军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说道:“师长曾经说过,这种大象胆子非常小,要破象阵需要有大动静。这样,政委,你去通知一下马司令,我们按计划进攻,他们按计划炮轰城门,其他的我们自己搞定。”范逸没有立即动身,他至少要知道陆维军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