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北风逆海萧萧行(2 / 2)一梦四百年首页

见袁可立下定决心,王成效也暗暗松了口气。这个时代军人地位低下,沈、刘二位还算都是读书人弃笔书从戎,但好多军将却是大字不识,并以粗鲁为荣,所谓的军事策划都必须迎仗文官,这也是古代避免武将掌权的以文制武之策,袁可立不点头,相应的资源都不能调动,相应的战报也不被认可,甚至可能因擅动刀兵而被弹劾。

几人在厅中仔细商讨了一些细节,最终确定刘兴祚和沈有容带兵进入长兴岛,一是防备建奴可能的进攻,二是也做为前沿出发阵地,在王成效带兵攻占盖州后,刘兴祚出兵攻占复州,沈有容与张盘配合攻占金州,这样盖复金三州可以连为一体,来年可以大量屯兵屯粮,并伺机攻击海州,海州一下,建奴辽阳、广宁两地均处于明军兵锋之下,收复辽地就有了希望。

望着三位军将在热切的讨论进兵事宜,袁可立却有些心思不宁。最近朝中攻讦袁可立徒费钱粮兵器,兵部已拖延多日本应早就下拨的钱粮兵器衣物,目前登州仓库中基本已没有多少储备。

而不算王成效的兵马,刘兴祚实有军兵接近两万人、沈有容一万五千人、张盘六千人,张盘那边还有辽民近三万人,以开海前估计四个月计,需要近8万石粮,而前方储粮只有两万石,至少还要运去6万石才能保证这么多人的供给,可是登州粮库里的存粮只有万余石,这还需要供给水军、巡抚标营等,其实能拨出的粮为零。更不要说甲胄兵器了,由于今年基本一直在打仗,甲胄兵器损坏较多,武库里的甲胄也已耗尽,冬衣数量缺口更大,仓库里只有千余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看着袁可立愁苦的面容,三人停止了热烈的讨论,一起看向袁可立。袁可立苦笑了一声,说道:“朝廷已有一段时间未提供粮草辎重,现在府库已经空了,打不起这场仗了。”

三人面面相觑,心头的热情一下冷了下来。王成效锁紧眉头,不过还是问了仓库储备情况,当得知储备情况后,沈有容不禁大骂兵部无能,心中也是发冷,这不要说是打仗,即使不打仗,也过不了这个冬天呀!自己手下还好点,刘兴祚除了两万兵丁外可还有数万家属呢,这区区万余石粮食根本就顶不了两个月呀,这得有多少人冻饿而死呀!

刘兴祚紧锁着眉头,这上刻甚至对自己反正回明的决定有了一些后悔,不但自己的赏赐没有,带过来的部下没名没份,跟着来的百姓也大部分都没有出路,不过他们大部分都在长生岛上,至少还算是衣食无忧。

王成效心里也是一万头草泥马飞过,这大明朝也太不靠谱了,这么关键的军镇,居然连后勤都搞不好,怪不得连连打败仗呢。不过他还是问了一下海面封冻的情况,沈有容倒是最了解情况,旅顺那边封冻期大约是三个月,长生岛那边封冻四个月,而登州这边则封冻两个月。

王成效理了理思路,说道:“抚台大人,我这次倒是带了三万石大米过来,铁甲带来了四千,棉甲带了两万套,棉衣带了两万套,刀三万把、枪二万支、弩七千把、火铳六千支,长生岛和连云岛上的存粮应该还有四千余石。我看这样,米我腾出二万五千石给三位将军,棉衣腾出一万套,这个免费,不过甲、兵器就得付费了,毕竟这么大的数量我也做不了主。另外我是建议把连云岛和旅顺的民众要不迁到登州由抚台大人负责养活过冬,如果有愿意南下的可跟我们的船去南方讨生活,这样估计勉强能够支应两个月,两个月后船队北上可以再拉个四、五万石大米,保证登州和旅顺的供给,再用两个月拉个几万石供给辽南,抚台大人以为如何?”

袁可立大吃一惊,王成效的部队并不依靠朝廷的补给他倒是知道,但这么庞大的物资还是让他刮目相看,他们能自己制造武器,还能提供粮食,这可跟五代时的藩镇很象了。当然,袁可立是一个有城府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来,至少目前来看王成效还是忠于朝廷的,甚至有传言皇上有意把一个妹妹下嫁给他。

“不知王老弟这甲胄兵器的价格如何?我现在可是身无分文啊,听说张盘那边也是穷得叮噹响,也就沈总兵有点积蓄吧?”刘兴祚搂着王成效的肩膀笑着说道。

“我哪有什么积蓄呀,朝廷这点拨款连兵丁都养不起,我可是比你们两个都穷呀!你是不知道,我有很大一部分家丁都是从老家跟我过来的,咱也不能亏待他们不是?”沈有容愁眉苦脸的说道。

“呵呵,两位大人,我也不瞒你们,提供给我甲胄武器的人在海外开了一座岛,那里一季两熟,所有粮食什么都不缺,现在缺的就是人,这些兵器甲胄都用人来结算,刀、枪一把一个人,棉甲两人一件,弩四人一把,铁甲、火铳十人一套,不管是妇孺老弱都算,当然也适当要有一些青壮是吧,这次凑不齐就算欠帐,打个欠条就行!”

沈、刘两人露出了笑容,而袁可立却紧锁着眉头,对于王成效的提议充满了狐疑,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不管怎么样,能在这一次把建奴在辽南打垮才是最生重要的。在商量好了分配内容之后,沈有容用快船去通知张盘到长生岛接收物资,他的船队也准备启航运送军队前往长生岛。

袁可立把他们送到了码头,殷殷嘱咐为国杀敌,莫负皇恩,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袁可立的脸色阴沉了下来,转头吩咐一个幕僚去调查一下王成效。

李炳?站在甲板上,吹着凛冽的海风,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了心头,心里默默的说道:“老家,我回来了!大哥,你在哪里?”庞大的船队让李炳?的心里感觉到安心,不过听班长说,到了长生岛后不久船队就会返航,而辽南海面也会进入封冻期,等船队返回时,应该是明年三月以后了,也不知道何时能回到台湾再见自己的家人。

“到了,快看!”旁边战友的叫声打断了李炳?的沉思,凝神一看,远处渐渐显露出来的陆地显得既陌生又熟悉,这就是曾经呆过一段时间的长生岛了。海州号在领航小船的带路下缓慢的靠近码头,经过半年多的修建,长生岛南边建成了可供20艘大船停驳的码头,这大大加快了人员物资装卸船的速度。

班长在那里大叫着让大家排好队,踏上栈桥的时候李炳?踉跄了一下,他知道这是长期海上行船的后遗症,很快他就跟着队伍向岛上走去。在海边列好队之后,李炳?看到大批操着乡音的码头工人沿着栈桥上了船,开始在军需官的指挥下搬运物资。

李炳?静静的肃立在那里,远远的见到几个军官走了过来,其中有几个穿着大明的鸳鸯战袍,有几个穿着华夏军的军装,走在最前面的就是以前见过的王参将,当然现在他知道了,那就是华夏军的最高长官,自己的团长跟在王成效后面说着什么,李炳?突然意识到,真的要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