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章几多风雪风多愁(2 / 2)一梦四百年首页

作为晚辈,沈玉飞大部时间是在认真倾听,倒也觉得颇有进益。话题一转,讲到最近刚刚听说的奢氏之乱,徐天凤担心老父会受到波及,脸现忧色。沈玉飞安慰道:“想来我师兄会安排人前去保护爷爷和岳父,叔父也不必太过担心,再说担心也是于事无补,山高路远、鞭长莫及,还是把心放在肚子里为好。或许最大孝心便是考好这次科举。”徐天凤点点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宋应星终于抵挡住对这辆马车的好奇,开始询问一些特殊的装置,沈玉飞一一回答,宋应星对一些小设计大加赞赏,沈玉飞也来了谈性,问道:“长庚兄觉得这辆马车最大的特别之处是什么?”

宋应星仔细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全钢制的车架,嗯,还有这个车子的转向特别灵便,而且不象别的车子直接套在马背上,马拉得好象特别轻松。”

沈玉飞暗地里竖起了大姆指,不愧是著名的大科学家,这观察入微的本事似乎是天生的。沈玉飞说道:“不错,这车架我们称之为底盘,前面这个称之为转向系统,这两样是这个车的核心,其他都是微末之技。这个车两匹马可以拉3500斤,可比平常的马车多了一倍。”

宋应星接下跟沈玉飞探讨起马车的底盘和转向系统,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很快沈玉飞就被问得理屈词穷了。最后只得对宋应星说,他有一个师兄,精于机械之学,马车全部是由他设计的,有一些原理他也不能尽懂,如有睱,可与他的师兄联系,最终宋应星放过了沈玉飞,沈玉飞长舒了一口气。

三日后,车队到了杭州。众人找了一个客栈安顿下来之后,第二天,相约去西湖游玩,蔡崇信帮忙去约船,叫了一个小厮陪同。几人来到西湖,寒风瑟瑟,西湖边上结了一层薄冰,走到断桥,沈玉飞真正欣赏到了断桥残雪风光,后世他也来过几次西湖,但所谓的断桥残雪还真是第一次见到,站在宝石山上远望,两侧雪白中间灰褐,似断非断、似连非连,远山近水,几叶扁舟,果然风景独好。感慨之余,众人诗兴大发,纷纷留下诗句,沈玉飞主动揽下了抄录的活,省去了作诗的烦恼,众人见他年少,倒也未过份逼迫。

众人沿着白堤、苏堤,爬了雷峰塔,去了西湖边的柳洲亭吃午饭,柳洲亭位于涌金门畈,很多豪商名绅在附近建有雅宅名园,是杭州最有名的销金坊,时人认为这就是宋时有名的丰乐楼,上得楼,果然极尽奢华、雅典,酒楼里到处可闻之乎者也、酸诗艳词,中午时分,人还不是很多,几人要了一个临窗雅座,果然是占据了西湖最优美的景致,即使在冬日,湖中游船也是络绎不绝,间有士子仕女站立船头,隐隐乐声破窗而入,沈玉飞忽然想起一句诗:“平沙水月三千顷,画舫笙歌十二时”这么美丽的景象随着辫子军的进入也不知会被摧残得什么样?或许正象杨琏真珈一样,把大宋璀璨的文明一扫而空吧。

由于明日就要赶路,众人匆匆赶到万松书院,徐天凤上次科举失利后曾在万松书院求学过一段时间,此次就由他作为导游。

万松书院坐落在万松岭,由白居易诗‘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而得名。拾阶而上,首先看到的是万松书院的石坊,左手则是泮池。陪同而来的蔡崇峰的小厮咕哝道:“这池子怎么只建一半呀?”其实这也是沈玉飞的疑问,他从后世到今世从来没到过古代的书院,当然他知道肯定是有典故的,所以也没有发问。

徐天凤说道:“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世上的学院只有北京的池子才是圆的,其他地方的都只能建半个。”

再上,则是仰圣门,这是司马迁以孔子入圣,并以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喻之。众人都正了正衣冠,依次通过仰圣门,进去后就到了明道堂,这却是授课场所了。今日正好休沫,却没有人授课。两侧为居仁斋、由义斋,却是学生自习、住宿之所。

再上则为大成殿,孔圣居中,两侧配享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边上还配祀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五子像。沈玉飞不禁问道:“阳明公不是在此讲过学吗?为何没看到阳明公的痕迹?”

徐天凤小心的看看周边,悄声说道:“万历初,阳明公被斥为伪学盗名,你最好不要提及。”此时,虽说阳明心学在民间还有很多拥趸,但在官面上理学重回一枝独大的局面,而万松书院也与普通书院一样只是学习科举的场所,而不复“聚讲会、立书院,相望于远近”的讲学之风了。或许也正是理学的排他性,才让他占据的最终的制高点吧,就如欧洲之耶稣、中亚之伊斯兰,经过无数年的排他战斗,终于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其他兼容性较强的宗教最终却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想到这里,沈玉飞觉得索然无味。

不过既然后世这里被别称为梁祝书院,自然想去看下梁祝所居之毓秀阁,不过当他跟徐天凤说了之后,徐天凤却阴着脸说:“梁祝是东晋时人,万松书院是本朝弘治时始建,玉飞,为学要严谨,不要听那些街角闲闻。”沈玉飞羞红了脸,心里大骂后世重修这万松书院,还拿梁祝作噱头的人。

蔡崇峰雇好了十余艘大船,由于车辆众多,也只是堪堪装下。众人在武林门上船,其时北风呼啸,船行甚缓,不过比陆上乘车还是舒服了不少。沈玉飞看着白雪覆盖下的江南,自有别一样的风情。不过十日抵扬州后就得弃船乘车,船家说一般过了扬州河面就封冻了,再不敢再向前走,沈玉飞算算时间,倒也还绰绰有余,路过湖州时,闵自寅和沈允培也加了进来,大家互相探讨学问,提高制艺,倒也甚有乐趣。

这一日行到扬州,众人弃船上岸,谢天华也与沈玉飞告辞,他祖籍淮安府海州高桥,其祖随傅友德南征已逾两百多年,这次准备回乡祭祖同时也想续一下家谱。他自带了十余名护卫,赶了两辆马车,跟沈玉飞约好来年2月在京师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