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天堑从此变通途(1 / 2)一梦四百年首页

毛延庆跟着第一批盐回黄草坝,安宁的盐厂正式投产后,开始时日产盐是1000斤左右,但现在日产盐已接近5000斤,根据吕师爷那里的数据,整个云南的盐产量也就年产180万斤左右,也就是说,安宁盐厂的年产量已经与平常云南的年产量持平,而安宁盐厂还在打井,毛延庆的目标是日产一万斤。如果供人吃的话,以每人每年食盐5斤计,已经可以供至少70万人的食盐。当然食盐也并不都是食用的,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这么多的食盐想要运回黄草坝却是困难,虽然安宁至罗平有着很好的水陆运条件,但罗平至黄草坝营的道路却因长期无人维修,早已破败不堪,虽然现在的四轮马车理论载重能达到2000斤,但实际上在烂路上却只能载重1000斤,而且速度奇慢,一天只能行个40里,从安宁到罗平走了近20天,而从罗平到黄草坝还得走个8天,这还是顺利的情况,特别是在江底渡口,限于船运的效率,每天只能运一趟,这还是水缓的时候,水急的时候那些渡工根本就不出船,只能望河兴叹。

不过这次路过洒马邑的时候,陆永平的汇报却让毛延庆眼前一亮,陆永平现在已接受了官道周边36个寨子的投靠,并完成了土改,得到了解放的白彝和娃子们也爆发出了惊人的积极性,每个村的青壮都被组织成了民兵,在农闲的时候进行训练,已保护自己的田地和财产,当然,现在还没有完成训练,也没有正规军的武器。

但更重要的是陆永平贯彻了华夏公司“要致富、先修路”的宗旨,组织了人把罗平到江底的一些损坏的道路进行的维修,虽然也只不过是把原先的道路修整平,但已经让毛延庆的车队受益非浅,速度也提高了不少。

“不知江底到黄草坝的路是否修好?黄汝枫的建筑队增加了这么多人,水泥厂又产了,应该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吧?”毛延庆自语道。

陆永平请毛延庆到玛都寨视察一下,看看那边的改革是不是有什么缺陷?毛延庆欣然应允,他也想看看这第一个被土改的寨子现在是什么一个情况?

对于第一个投靠的寨子,黄土坝营很重视,趁着农忙的前夕,安排了比较有经验的农技员过来指导村民种田,而新分到土地或者原本就有土地的村民在不用交税的刺激下,也迸发了极度的热情,小溪两边的稻田种满了秧苗,即使在这个不是农忙的季节,农民们也呆在自家的田里除草、施肥,脸上也不是平时所见的那种麻木的神情,而是充满了希望。

走进寨子里,原来的土目龙尔强家的一部分房子被租下来当做校舍,这时已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毛延庆不禁微笑起来。这时听到消息的驻寨军班长阿诗努伊和临时村长玛海名波跑了过来,阿诗努伊刚才正在训练民兵,玛都寨共有青壮148人,农闲时阿诗努伊都会组织他们进行训练,现在他们的队列训练已经结束,马上要开始军事训练,其中有十多个平时训练比较好的青年,已经报名参军,正在等连里审核批准,陆永平不无得意的说道:“如果训练完成,他的连队可以扩编成400多人,而且青一色是16-20岁的青年,兵源素质还不错。”显然,陆永平很有希望成为一个营长,甚至还是一个加强营,对此他也很得意。

不过毛延庆却不是这么看,估计王成效很快就会把新兵调到黄草坝去,另外再从黄草坝调兵回来,而且这些新兵也不可能在同一支部队里,而是会打散分到各个连队里去。不过陆永平这个小伙子不错,有上进心,估计扩军后也是第一批被提拔的对象。

当然他现在也不会给陆永平泼冷水,只是笑着赞扬了他几句。接着毛延庆去查看了村里的供销社,供销社的主任就是龙尔强,他去了黄草坝营之后被宣布无罪释放,但在黄草坝也算是开了眼界,从前那种小地主的优越感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家产被分了不少,但见识了黄草坝人的生活水平后,他忽然觉得以前的生活实在是不怎么样,趁着在李国庆面前露脸的时候提出由他来代销产品,考虑到整个玛都寨只有他一个人上过学,李国庆答应了他。

不过现在供销社还是公有制的,供销两端的价格都是定死的,做为主任的龙尔强可以拿到10%的提成作为工资,不过毛延庆对这种公有制不是很满意,这样对整个市场的活力不是什么好事,还是要鼓励一些小工商户有优胜劣汰的竞争,扶持一些做大做强,与龙尔强聊了聊,觉得这个人的思路还是不错,也有野心,是一个适合的扶持对象。不过也不着急,毕竟现在农民的手里都还没有钱,现在的交易还是实物,农民拿家里的粮食来换商品,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还是要货币化,但现在整个华夏公司体系内缺少小钱,特别是铜钱。

其实整个大明都缺少铜钱,特别是标准的铜钱,整个大明的货币体系是非常混乱的,铜钱形制不一,私钱泛滥,民间交易稍为大宗一点都是用银两,但银两又存在成色问题,直到现在毛延庆也没搞清楚怎么看成色。华夏银行肯定要发行自己的货币,但现在缺少铜,小型货币无法解决。金银币倒是可以,但那只适合大一点的交易,而民间的小交易还是以铜钱为主,看来还是得尽快找到铜矿啊,也不知道上次委托黄秋平去找的铜矿怎么样了?

毛延庆摇了摇头,回过神来跟龙尔强聊了几句,探听了一下他对承包制的看法。结果龙尔强倒是说出了一番话,他在黄土坝营看到养鸡厂,觉得不错,想在玛都也办一个,但现在没什么资金。毛延庆听了他这话就笑了,说道:“你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啊,这样,这次回去我让银行安排个人过来,办理一下贷款事宜。办个小型养鸡厂要投入50两银子左右,象这样的小额贷款利息是3%,这应该没有问题的,你可以用房子可以抵押,或者用你租出去的房子的租金抵押。”龙尔强讪讪的问道:“这3%是什么意思?”毛延庆愣了一下,说道:“就是你们说的年息3分,也就是你贷50两,一年利息是一两半。”龙尔强“啊”了一声,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这个时代一般借款那都是至少月息两分,这银行贷款居然这么低,那如果从银行里贷出钱来,再借给别人,那不是赚大发了。

毛延庆看到龙尔强的眼神中流出了贪婪的目光,马上明白了他在想什么,不禁笑骂到:“别动什么歪脑筋,这贷款是专款专用的,你想用到别的地方去可不行,借贷员平时会来核查的,贷款用到别的地方去会被收回的,你还是好好想着怎么办好养鸡厂吧!”龙尔强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我会办好养鸡厂的,还请毛总跟银行打声招呼,我想多贷点,不光是办养鸡厂,还想办个养猪厂。供销社现在收入的杂粮太多,我想买些做为饲料,不知是否可以?”

毛延庆想了想,说道:“银行那边我去说一下,让他们安排人过来跟你对接一下。至于你说的买饲料,我要回去跟李总商量一下,可能到时会到这边建一个饲料厂,这样粮食的转化率会高一点。”

毛延庆接下来又参观了几户人家,发现普遍生活条件不好,而且生活习惯也不好,他叫过阿诗努伊和玛海名波,让他们注意培养正确的生活卫生习惯,并让他们向上级申请调派一个赤脚医生过来,建一个小小的卫生所,并在山上寻找是否有合适的水源,可以建个自来水系统,保证村民用水的安全。

之后,毛延庆召见全体村民自治会成员,勉励他们好好工作,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致富技能,尽快让所有村民都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