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麦香时节又逢春(1 / 2)一梦四百年首页

黄草坝营的麦子成熟了,家家户户春收忙,而李国庆却正在忙着育秧,陆阿水由于妻子怀孕,被调回了董谷,另外派了一个人去普安州,现在他是李国庆的助手。在几块育秧田里种上了各地收集来的稻种,还包括去年用野稻和原生稻杂交的稻种,这些稻种都经过精心挑选,用生石灰水和肥水浸泡,也算是现有条件下的最优育秧法了。

杂交稻是一个水磨功夫,没有5、6年时间根本看不到成果,真正象后世一样亩产千斤以上的超级杂交稻,估计十年之内都不一定能成功。不过经过杂交筛选加上科学的栽培方法,两三年内达到亩产5、6百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应该也是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产量了。

黄草坝营加上安南所目前有30000亩水田,如果亩产能达到500斤,那年产稻谷可以达1500万斤,按平均一人年耗米300斤计,可养活5万人,当然这是不算小麦和杂粮的情况下,如果算上小麦和杂粮,每年养活8万人不成问题。目前黄草坝加上安南所约有35000人,加上后面陆续增加的工业人口,勉勉强强能够自给自足,要过得好还是得外购粮食,贵州这边山多地少,离粮食主产地又是偏远,外购粮食其实很没有保障,哎,还是要想办法找一块大平原啊!也不知道以前这里的人们是怎么活下来的,估计以前每年还达不到100斤的量也能活下来,也真是难为这些先民了。

这时黄汝枫兴匆匆的跑过来,大叫道:“老李,老李,你这个麦子真的有一石半的收成,我家的麦子也能多收几十石。真是神了!”正值农忙时节,黄汝枫的建筑公司工人都放假了,家在这边的都回家帮忙,外地进来的都组成收割队帮忙收割后坝的麦子。就连这次被补充到建筑公司的劳役人员都给放回了家,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些人都已经登记在册,只要家在那里就不怕他们跑掉。当然如果他们不要家了,那也没必要珍惜这样的人,就让他到外地发展好了。

这时毛延庆和岑雨清也走了过来,呆在黄草坝营的日子让岑雨清大开眼界,这里的人民生活富足,人人都有活干,都吃得饱,关键是人人都很有一种积极的精神,怎么说呢?按毛延庆的说法是人人都怀揣着梦想,梦想着通过自己的双手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这简直是书上的大同世界啊!这让岑雨清对以后安隆的发展也有了一个规划,而仅有的一点怕被华夏公司把祖宗基业给吞并的担忧,也在与黄汝桂的一次长谈后烟消云散,是啊,华夏公司的格局很大,自己那点小小的基业人家并不放在心里,再说这基业现在还不在自己的手里。如果能借助华夏公司的力量,说不定自己的前途决不是一个小小的土司,以后为什么就不能牧守一方,成为一个知州、知府、甚至是一省之主呢?岑雨清决定等农忙过后,马上召集族人交给王千户,反正自己不谙军事,就让王千户代管好了,只要能把侬氏赶跑,自己能重回安隆,让自己的族人都能过上好日子,那也算是对得起祖宗了。

毛延庆过来找李国庆是商量去昆明的事情,蔡崇峰已从湖州赶回,除了带来香水厂设立的事情外,还带来了沈允培给他父亲的亲笔信,蔡崇峰这几天料理他们商行的一些事情,准备过几天陪毛延庆去昆明拜访云南巡抚沈敬炌,路过罗平的时候还得跟黄秋平会面,道路阻隔,黄秋平那边已经很久没有信息传来了,也不知道在安宁的地买得怎么样了?

盐不但是人体的必需品,也是工业的重要原料,所以掌握一处稳定的盐供应基地至关重要,此次昆明之行势在必行。李国庆考虑了一下,正好上次打跨了罗平龙天华的势力,那边的蛮区现在应该正是真空地带,而且商路也是必须打通的,云南联通东南亚和四川、西藏,是这个时代重要的商业中心,对以后华夏公司商品销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说云南也是西南诸省相对富足之地,本身的市场容量也足够大。

此事,李国庆也征求了王成效的意见,王成效倒是觉得现在新兵太多,都还未完成基础训练,老兵抽走太多,对训练不利,再说安隆又会来一批新兵,现在军队人员捉襟见肘,不过军队当然要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会安排一个可靠的连队加上一个新兵连过去,以战代训,边战边练,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几人正在谈论的时候,一队衙役敲锣打鼓的走了过来,李国庆示意几人晚上开会再议之后,迎了上去,却原来是上次给沈玉飞报喜的衙役,也算是老熟人了。他大老远看见李国庆就喊道:“喜报!喜报!沈公子高中府试第二名,沈公子高中府试第二名!”李国庆引着他们往沈玉国家走去,早有腿快的人去通知沈家,到得沈家,沈父沈母和小惠已在门口等候。

那衙役把喜报递给沈父,沈父笑得合不拢嘴。虽然这不是亲生儿子,但古代对血缘相对看得较轻,而对家谱看得更重一些,沈玉飞已录入沈家家谱,在沈父心里,就实实在在是自己的儿子了,自己儿子考中了府试第二名,那是得告知列祖列宗的大事!虽然前几年家贫也没怎么孝敬祖宗,但今年生活好了,对祖宗的供奉可是一点也不马虎,比正常人家还要好上一点,看来祖宗也是看在眼里,保佑玉飞考上了府试,还是第二名,就比上次的案首差了那么一点。

李国庆递上礼金后,那几个衙役照例合不拢嘴,这次比上次要更丰厚一点,这次来得真是不冤,这还是自己哥几个抢来的活计,虽然远点,但真是赚翻了。

沈玉国匆匆赶了回来,笑着接受大家的恭喜,心里在想,这个二弟难道真的会成为沈家第一个进士?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这就投胎到咱家来了,不对,应该是自己寻来的,真是不可思议。自己又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每个月三两银,吃住不愁,家里父母也在干着一份清洁工的活,小妹在学堂里上学,这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父母也在筹划着给自己说门媳妇,这日子过得真是有奔头,现在沈玉国觉得自己浑身充满干劲。

沈玉飞这会却是很郁闷,他被徐朝纲抓到知府衙门里,就这样被盯着看,明显书房里还加了一块屏风,显然屏风后面还有人在看。沈玉飞被徐朝纲盯着,总觉得浑身不自在,不过他的灵魂毕竟是有着几十年的经验,虽然不知道徐朝纲要干什么,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能先开口,要等领导先说,不然猜错了可是要弄大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