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3章 天天只知道要钱(2 / 2)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首页

开学后英语老师因为自己的残疾女儿入学难(双腿不能走路,当时被各个小学拒收),迟了两个月才来上班,她一来就默认大家都学过英语了,得知班上的第一名李小名和最后一名没上过,她很焦急,也非常不理解,问:你爸妈怎么不知道送你去上衔接班呢?

李小可小声解释着爸妈不知道有这个衔接班,英语老师是个急性子,直接说:那其他同学的爸妈怎么都知道这个消息呢?

年少的李小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是啊,别人家的爸妈怎么都知道呢?

别人家的爸妈又怎么只知道上英语衔接班这一件事呢?

别人家的爸妈还知道外面下雨了,要给孩子送伞。别人家的爸妈还知道下了晚自习回去还要给孩子再煮点吃的,担心孩子上学太费脑,晚上不说煮点营养的,至少也让孩子吃饱长个头,哪像李小可一天只有两顿饭,早上饿着肚子出门,晚上顶着一片漆黑回家。

一个月三十斤的粮油供应,进入她嘴里的,超不过15斤。葛女士担心自己的侄子被乡下的小学耽搁,要接到县城里来上学,担心自己的侄女没有好的出路,也要搞到自己家里来。

一边骂骂咧咧粮食不够吃,一边把背着粮食来家里的弟弟骂个狗血淋头,要他把粮食背回去,否则就跟他断绝关系。

李小可记得舅舅面色当时已经很难看了,他强忍着说下次不拿了,这次拿来的就算了。葛女士吼着:一次都不行!你能背来就能背回去!

气得舅舅面色铁青地扛着大米回去了。舅舅的身体不好,那袋米至少有30斤以上,也许是50斤,好大的一袋,压弯了舅舅的背。舅舅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来家里。

舅舅是个有骨气的人,并不需要姐姐做扶弟魔。

葛女士强行要把他儿子接到县城里来读书时,他是不同意的。但葛女士是谁,她要做的事情,那是天王老子来了都不会改变的。

她一顶大帽子扣下去:你要把他毁了吗!你自己没上过学还不让你儿子读个好学校!你们厂里那个子弟学校都是把孩子送进去玩的,能读出个什么名堂来!

李小可的外公死得早,除了葛女士这个老大上了三年学,下面的弟弟妹妹反而一天学也没上过。外公死了,外婆一个人拉扯三个子女,哪里还上得了学。后来再嫁给后外公,又一连串生了四个娃,葛女士三姐弟跟野孩子一样长大,无人管教,个个性子刚烈。

但是因为李志国对他们两家有恩,舅舅和姨妈都不敢跟葛女士顶撞,这也造就了葛女士的脾气无人能压的局面。

李小可的表弟虽然在县里上了六年小学,在自己的姑妈家住了六年,虽然吃饱了,但挨姑妈的骂也不少,每天被骂得畏畏缩缩的,李小可有时候受了葛女士的气,也会把气撒他身上。

上初中时,他执意要回厂里的子弟学校去读,葛女士再也控制不了13岁的小少年,只能由了他去。

让葛女士去了解小升初还要读什么衔接班,那真是太为难她了。

九年义务教育不要钱,但那只是学费不要钱。学杂费还是有的,六年级的学杂费一学期是5块钱,李小可找她要钱报名的时候,她瞪着双眼气势汹汹地朝李小可吼:“天天只知道要钱!”一边骂一边将5块钱扔给李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