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暴躁的葛女士(2 / 2)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首页

分批收获采摘,那不行。

葛女士有自己的原则,同一批种的红薯,就得同一批次挖完,挖完了好耙地,撒下新的蔬菜种子。

而且所有的粮食作物或蔬菜,都必须长到最大的时候才能采挖。

菜市场的南瓜,比拳头大一点就上市了。晶莹翠绿的小南瓜,李小可没吃过。在李家,南瓜都要长到四五斤才会摘。每年夏天,家里都会摆放着几十个或长或圆的老南瓜,然后每天南瓜粥、南瓜饭、炒南瓜片。

豆角也是。太嫩不准摘,等都长到筷子粗了每天一摘就是好几斤,吃不完,就晒干豆角。

所有的菜,吃不完的,要么晒干菜,要么腌起来。

这些活,几乎占用了葛女士所有的休闲时间,把她累得筋疲力尽。

回到家,还有家里的一摊子事务在等着。

一个家庭只要倡导节约,就有着永远干不完的活。

一家六口人,光是每天晚上的洗漱用水,就需要很多。

这时候市场上家电都很齐全了,就是贵。

李小可家里有彩电和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空调,这些是没有的。

所以每天烧水都是一个大工程,为了节约电,家里买了一个专门烧蜂窝煤的炉子,以供应热水。这个炉子除了做饭的时间用来炒菜,其余时间就是烧水。

每天用三个煤球。晚上睡觉前换一个新煤球,把炉子下面的口子堵上,只留一个小缝,这样早上就有一壶热水,炉火也不会灭。中午下班回来把炉口打开,趁着火大把菜炒了,再烧一锅热水洗碗后,换一个煤球,继续堵口去上班。下午回来再打开炉口做晚饭,等菜炒完换一个煤球开始大量烧水,最后睡觉前换新煤球持续到第二天早上。

每天早上,葛女士会一次性钳三个煤球过来,放在炉子旁边,以便当天的更换。

用多了是要骂人的,炉子不小心熄灭了也要骂人,水开了没人及时灌瓶,也骂人。李小可只要在家,就会不时地关注炉火,换煤球,灌开水瓶,倒煤渣。

李小勇夫妇住二楼,他们只管把空水瓶提下来,换满水瓶上去。

葛女士负责做饭,李小可洗碗。做饭的事,不让李小可碰,因为初学做饭肯定会有做砸的可能。而浪费粮食,在这个家庭里,是万万不被允许的。

除了做饭,葛女士还要洗自己和丈夫的衣服。她看不上李小可洗衣服的方式,李小可用个小盆,倒点洗衣粉接半盆水,衣服放进去浸泡一会儿,再揉几揉就用清水汰净。葛女士是要用搓衣板洗的,还要用刷子使劲地刷。

所以李小可的休息时间,相对还是要多很多。去地里摘菜、洗菜,扔垃圾,拖地,收衣服,叠衣服,总归,看到就做,但还是难讨葛女士的欢心。

而李小勇和全淑芬,他们只负责带嘴吃饭,什么都不做,葛女士也不会因为这些事骂他们。她和儿媳之间的争吵永远来自于孙子李亮。

李亮今年四岁,自小体弱,特别爱哭。只要一哭,李小可就知道要完蛋,葛女士立刻就要咚咚咚上楼去瞧瞧,一瞧就免不了指责儿媳妇不会带孩子。全淑芬也毫不示弱,两个人你来我往,吵骂声还盖过孩子的哭闹声。

李小可,就是两人的出气筒。不管她是出言相劝还是默不作声,最后两人总能迁怒于她身上。

李小可还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当初葛女士生下一女一子后,又担心一个儿子不保险,还想再生一个儿子,没想到生了李小可,不死心又连生两胎,皆胎死腹中。后面计划生育严了,不能生了。

葛女士恨李小可,占了她生儿子的名额,如果李小可是个儿子,她也不用遭后面两胎的罪。

可是,这事儿是李小可能决定的吗?

如果李小可能够选择,她也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子,谁不希望被宠着长大?

听说,孩子都是在天上选择自己的妈妈,选好了再下来投胎的,李小可不信。她若是在天上看过一眼,一定不会选择葛女士做自己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