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适应变化(1 / 2)风潮1979首页

在四九城住了几天,秦抗战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尤其是老亲家来了之后,家里可热闹了不少。

“亲家,起了没?”

秦抗战早早就起来了,把挂在树上的鸟笼子拿了下来,这是来四九城后,大孙子带他去鸟市买回来的。

来了四九城后,他是发现了,这京城的老头老太太是真清闲,早上三三两两的聚在公园,有遛鸟的,有逗蛐蛐的,也有下棋的,打太极的,各有各的圈子。

来都来了,咱也体验一会京城老头的生活。

本着这样的心思,第一次跟大孙子开了口,大孙子二话没说,立马开车带他去鸟市,选了一只画眉回来。

亲家当时是跟着一起的,也养了一只画眉。

这养了鸟,日子可就有滋有味了,每天天刚亮就起床,泡好了茶水,坐着头班公交车就去地坛公园遛鸟。

遛鸟又叫“会鸟儿”,顾名思义就是鸟儿开会,相互学上两口,叫“压口”,在地坛公园那边,遛鸟的人特别多。

四九城有句老话说:“养鸟遛鸟,遛的是鸟,练的是人”,鸟儿挂在树上相对鸣叫,遛鸟人在树下打牌、侃大山,各得其乐。

临老了,秦抗战才发现,原来人真能换一个活法。

如今他也想开了,老大家有大孙子撑起来了,没有要自己操心的,老二家跟闺女家呢,接了老大家的摊子,往后都能挣着钱,更没有要自己操心的,如今就安安心心过日子就行了。

“起了,马上就来。”

张益民应了一声,从房中出来,拿下自己鸟笼,俩老人结伴往外走,才到中院就看到秦晓楠蹦出来,“爷爷,外公,我也去。”

“那就走着。”

俩老人也乐得带上孩子,小丫头这些天可没少跟着,小嘴儿特别甜,又会哄人,公园里的老头都羡慕着呢。

殊不知,小丫头是冲着地坛公园的地摊去的呢。

随着大量知青返城,上千万人待业在家,仅仅四九城就有四十多万待业青年,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个体户进一步放开,如今大街小巷哪儿都不缺摆摊的。

摊子多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就多了起来,秦晓楠逛了一次公园,就喜欢上了,尤其是跟着俩老人出来,想要啥好吃的,要啥好玩的,只要说一声,爷爷和外公就没有不应的。

俩老一少坐着公交车,很快就来到地坛公园,很快就融入养画眉的圈子里,秦晓楠手上也多了些吃的、玩的。

“晓楠,你就在边上玩,要去哪里,都要说一声知道吗?”

秦抗战和张益民吩咐了一声,就跟其它老头聊了起来,要是有一人下象棋,另一人就绝对不下场,负责看着秦晓楠。

秦晓楠也很懂事,就在边上玩耍,也会去看别人养的鸟,这里玩鸟的,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画眉、百灵、红子(山雀)和黄鸟(黄鹂),各有各的圈子,很少会凑到一块。

“好漂亮的笼子啊。”

旁边也有个圈子,一群老头正在闲聊,秦晓楠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一个特别显眼的鸟笼子,笼子的底部和笼门都是带雕刻花纹的,花花绿绿的,跟其它的笼子完全不一样。

秦晓楠忍不住走近了看,还站到底部去看,底下有一排字,她数了下,有六个字,但就能认出“大”和“年”两个字。

“小丫头,你看什么呢?别吓着我的鸟儿。”

旁边的老头开口了,秦晓楠眼睛一亮,“老爷爷,这鸟笼子是你的吗?好漂亮啊,能不能卖给我啊?”

老头听了直翻白眼,“你个小丫头倒是识货,但你知道这鸟笼值多少钱吗?这可不是你手上的玩具哦。”

秦晓楠眼珠子一转,问道:“老爷爷,要多少钱啊?”

老头翻着白眼,却也不会跟个小丫头生气,故意伸出两根手指头说道:“最少要这个数哦。”

“要二十啊?”

“小丫头,是两百哦。”老头子笑了起来。

秦晓楠吐了吐舌头,这也太贵了,秦老二收了那么多古玩,花钱超过两百的可不多。

想了一会,秦晓楠嘟着嘴说道:“老爷爷,两百你卖吗?”

老头顿时乐了起来,哪来的小丫头,还两百卖不卖,一个小屁丫头,兜里有两块钱都算一笔巨款了。

不过看她可爱的样子,老头也乐得逗一下她,“卖,咋不卖呢,你要是能拿出两百块,鸟笼就卖给你,连里边的鸟都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