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天 第36章 剁馅水饺(1 / 2)小白丁首页

乔伊念拿回自己荣耀V20手机时,已临近中午,她心里有事就着急,心急火燎,她心里藏不住事,可她没法朝警察们发火,人家办案,咱是配合人家办案。

乔伊念拿到手机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给二姐乔伊梅打电话,还没等乔伊念说话,电话里传来二姐的声音:“乔伊念,我们从黑龙湖往回走了。”

“那我赶紧过去,你们等会再走。”

“不用,我正好遇见同学,她捎我们几个人一起回来,你直接去饺子馆就行。”

“那好,我在饺子馆等你们。”乔伊念知道,胡媚娘长城H6加上姐夫广汽传祺GS4,如果没另外一台车,老人就不能一次全拉回来,还得回黑龙湖去接一趟。

这样也好,乔伊念不用再跑一趟黑龙湖。

从丹宁街到丹阳路买卖街家家福剁馅大盘水饺不远,开车几分钟就到,只是找停车位太难。

这几年龙海私家车猛增,道路堵车是常态,停车找不到位置也是常态,不少车主没车库,大量私家车停在马路边上停车位和小区内。

不少街道根本没行人道,停车位占用人行道,有时你在路上行车,常常有私家车从停车位置倒车上路,影响行人和车辆正常行驶。

这是没法的事,历史上自然形成的街道太窄,中国2000年便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谁能想到中国紧跟美国,踏上四个轮子时代。

紧追美国,比肩美国,超越美国,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也是创造中国速度和奇迹的伟大时代。

等乔伊念找到停车位置,车都开到三马路,等她连跑带颠到家家福剁馅饺子馆时,已是气喘吁吁。

推门进去,饺子馆面积不是很大,中间是过道,两边摆放饭桌,这是给散客准备的,人多上二楼有包间。

一楼有几个散客在吃饭,乔伊念一看有几个人还认识,马三娘、孔方和唐宁,她一一向他们打招呼问好。

她问服务员有没有一帮老人过来,服务员直摇头“没看到。”

乔伊念心想,看来他们还得等会才到,自己提前到了。

家家福剁馅大盘水饺郑老板,名叫郑阿生,龙海郑家庄人。

他原来在龙海聚仙酒楼当伙计,自学厨艺,攒些钱,打工还有自己的主见,经常和老板在菜谱上发生分歧,当员工把老板店当成自己的家,这不是主次颠倒吗?

老板生气不容他,他赌气辞职出来打拼,自己开一家饺子馆,虽说是饺子馆,东北菜他也做,只要你点大众菜,基本上他都会做,不过主要还是以饺子为主。

乔伊念见大部队还没到,自己有充裕时间,便跑到后厨找郑老板,他来饺子馆吃过几回饭,郑老板去乔伊念的店里买过商品,一来二去两人就混熟,昨天她来和郑老板打过招呼,订了包间。

她想找郑老板问问,给她饭菜准备好了吗?顺便聊聊天。

后厨没见到郑阿才,跑堂伙计认识乔伊念,外人是不准进后厨的,服务生对乔伊念说:“郑老板出去,店里液化气罐快用完,他打电话让黄炳华送液化气罐,到现在还没送来,气得郑老板找黄炳华理论去。”

“哎呀妈呀,多大岁数,还以为自己是毛头小伙,生这么大气干吗?”

“你没开过饭店,你不知道,这没有液化气怎么炒菜,做饭,买卖怎么做,前段时间一直干呆着,好不容易饭店开张这么几天,郑老板能不急吗?”

跑堂伙计这么一说,乔伊念觉得他说的有几分道理。

这时,二姐乔伊梅打来电话:“乔伊念,你别在饺子馆等了,我们改在开瑞园火锅店聚餐,你快点过来,顺便和郑老板说一声,我们换地啦。”

“这是怎么一回事,怎么还改场呢?”二姐打来的电话,让乔伊念直蒙圈,这都说好的,怎么能说变就变呢?再说这怎么和郑老板解释呢?

“解释是你的工作,反正我们已经改场了,再说饺子馆不像别的饭店,他们把饺子再卖给别人呗,又不是准备的菜,退不了。”

“你说的容易,事哪有这么办的?突鲁反仗的,这算什么事?”乔伊念生气归生气,一点办法没有。

“你甭找我算账,不是我的主意,咱妈的主意,不对,也不是咱妈的主意,老张太太的主意,不过人家就那么说一嘴,说想吃火锅,咱妈当真。”二姐停顿下接着又说:“咱妈过生日,不能较真,她说去哪咱就去哪吧。”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听的乔伊念头都大了。

没办法,她赶紧和服务嫂王姐打招呼,王姐还好说话,说退就退了吧,她心里不咋是滋味,这生意指定让人撬行了。

乔伊念也知道这事办的不咋地道,就让王姐给郑老板过话,有时间她会给郑老板赔礼道歉,并且请郑老板喝酒。

这顿饭以后一定补上,一定补上,乔伊念自说自话,往外走,由于走的急,刚掀开防蚊门帘和一个进门男人差点撞满怀,他仔细一看,我的老天这不是在公安局走廊里见到的李长生吗?这么巧。

乔伊念不由感叹,天下太小。

李长生见到乔伊念也是一愣,他随口寒暄道:“你来这吃饭,一起吧。”

“不用,不用,我那边还有事?改天,改天,我请你。”打过招呼,她没停留,匆忙离去。

开瑞园火锅店在三马路丹涯街和买卖街十字路口,家家福剁馅水饺店在它的斜对面,站在开瑞园火锅店二楼,看这二条街开的各种店,如雨后春笋一般,让你眼花缭乱。

超市、英语补习班、音乐舞蹈班、移动营业厅、百味园糕点、海鲜店、水果店、按摩、花店、烧烤店、网吧、某保险公司、药店、馒头店,朝鲜族咸菜店,粮油店,应有尽有,好不热闹,不过这两条街上,饭店是最多的......

火锅店是最火的,乔伊念并不怎么喜欢火锅,觉得火锅有点忙乎人,弄一桌子各种各样、一盘一盘菜,然后一一往里下,有耐心烦的人适合吃火锅,能吃的满头大汗。

乔伊念见到二姐,才知道来火锅店,不是母亲的主意,老张太太随口一说,母亲大为赞赏,母亲就说那就这么着,咱们就改吃火锅。

乔妈妈既然这么说了,大家能说什么,就这么一锤定音。

所谓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平时不订桌在火锅店是很难排上位,也许是疫情没有过去的原因,吃饭的人比平时少多了,开瑞园火锅店王老板如是说。

她说:“豪门饭店趁疫情停业之机,花一百多万装修,装修完才发觉对疫情估计不足,以为两三个月就完事,没成想,疫情结束遥遥遥无期。”

二姐知道豪门大酒店主要承接婚宴,学子宴等大型宴会,这一百万投下去,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还不知道?

不过这也不是咱操心的事呀。

乔伊念风风火火跑到开瑞园火锅店,见二姐正和王老板唠嗑,她跟王老板打过招呼,赶忙问是怎么回事,二姐便从头到尾解释一遍,她说:“我以为到这没提前订桌不一定有位置,就去饺子馆,哪成想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正好有一桌客人打电话有事,来不了,就匀给咱们啦。”

是啊,王老板插话道:“你们来的真巧,平时这店是订不上包间,散客有地方,但不够规模。”

既然来了就来了,不能说别的,好在所有去的人都安全返回来,乔伊念最担心的就是老人家的安全问题,她懂得出任何差池,都是她所不能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