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邓总魅力在这儿呢,说白了邓总去酒吧夜店的感觉,和回自己家一样,在娱乐界耕耘这么久,给兄弟们安排个场子不会有问题吧。”
“还是你小子会说话,晚上八点半,咱们一起过去,介绍几个妹子给大家,把握好机会哦。”
其实除了邓总以外,宿舍里的其他人的活动范围大部分是在校园,夜生活简单,但是有羊毛薅,何乐而不为呢,何况大三压力还是有的,一方面找工作,一方面还在考研考公,除了邓总已经有了发展方向,在外挣钱只等毕业,其他人还是迷茫透顶的,依旧按照大学校招、考研、考公三件套稳步推进,哪里上岸去哪里。因此,大家对为数不多的放松时光和舍友集体活动都较为珍惜。
李安时吃过饭后,决定下楼亲近一下大自然,去看一看久违的阳光,湖水,还有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们,当然,只是为了自己心情愉悦。
走在生活区里,看着同学们一批批走向食堂,一批批夹着课本走向教学区,在快递点、超市间往来,李安时不禁感慨起来,本身以为高中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谁知道大学时间竟飞逝得更快,眨眼间毕业将近,似乎人生具备加速度,童年时光较为漫长,之后逐渐加速,越来越快,等到毕业后成为社畜牛马,恐怕时间更是一晃即过,难给人片刻喘息机会。
“人生苦短,还是要及时行乐啊!”感慨过后,李安时进入超市,买了饮料零食,向湖畔走去。
相比集体活动,李安时更喜欢自己的独处时光,他觉着独处时关内心会更加平静、安逸,享受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并沉醉其中。但是你要说他社恐,恐怕没几个人相信,虽说喜欢独处,但无论是学生会还是社团活动,李安时都会参加,甚至要去组织不少活动,准备各种类型的分享会和交流活动,让自己忙得团团转。
人本身可能就是一个矛盾体,既渴望安逸的生活,精神的自由愉快,有寄情山水田园,远离世俗的一面,又有着世俗中所流行的,积极学习、努力工作,这一类意愿的影响,不自觉地被世俗医院裹挟着,投身于自认为能加分的各项活动,比如考证、竞选、创业立项等,甚至考公、考研等也多为随波逐流,赶鸭子上架。
柏拉图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理性和灵魂,他在《斐多篇》中提出了“三灵论”,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情感和欲望三个部分,他强调理性是最高的部分,灵魂的目标是通过追求真理和智慧来实现最高境界。
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理性和社交性,他强调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社会生活来实现自身的完善,他将人的理性区分为“理性的”和“感性的”,认为人通过理性来追求幸福和最高的人生境界。
对人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人对人本身的认知,恐怕均会有局限性,人是什么?恐怕只有造物主才能知道了。
湖畔亭子间的圆桌边,某部门四五人正在开会,讨论某活动实施方案,双人藤椅上一对小情侣依偎在一起,面朝湖光水色,享受着短暂且美好的亲密时光,湖畔体育馆里背着羽毛球拍,拿着篮球的同学络绎不绝,一片欢声笑语,湖边石头上坐着为考研而努力背单词的焦虑年轻人,速度极快的背诵声似乎在激发着着大脑的记忆功能,远处排球场、网球场清脆且微弱的击打声随风飘来。李安时坐在亭中,微微闭眼,享受着阳光、湖水、饮料零食的快乐时光,也倾听着这个世界的所有音符。
“安时学长!你一个人在这里干吗呀,在冥想练习吗哈哈。”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李安时身后不远处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