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功劳(2 / 2)长公主沉迷造反,但有六个男主首页

沈权猜得没错,乔贵正是这么想的,他就是敢这么想。

乔贵入宫二十年,从最低等的杂役太监,混成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到了宦官能到的最巅峰,已是进无可进,封无可封了。

做为宦官,自然已是天大的圆满,但做一个男人,乔贵却觉得自己的人生,有着天大的遗憾,成家立业四字处处不如意。

乔贵进京前,已经娶妻,但逃荒路上,遇到匪寇,乔贵狠心抛下怀胎十月的孕妻,独自逃命,午夜梦回,也常常怀念自己那未出生的孩儿,只叹自己的命苦, 就这样断了此生这唯一的子嗣缘分。

子嗣上已经无望,要想证明自己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那就只能靠建功立业了。

乔贵想做的,正是这宦臣中的古今第一人,要以这宦官的身份,打败北虏,立下这流芳百世的功勋,世代颂扬的威名。

原书中,沈权死后,北虏小王子兴兵攻兴和,边关急报送到乔贵的手里。

五万骑兵离京城不过三百里,乔贵却未曾觉得危急,反而兴奋地觉得,这实在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便是,从陆弘手中夺取禁军兵权的机会。

如此,边军、禁军尽皆在手,那他自然高枕无忧,天下无敌了。

乔贵出身市井,市井干架不过是你揍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你捅我一刀,我砍你一剑,拼的就是谁人多,谁人多谁就赢。

因此乔贵想象中的打仗,不过是比市井打仗的人多些,旁的没什么不同。

五万边军,十万禁军,加起来可是十五万大军。

北虏大军来了有什么要紧,大穆十五万人对北虏五万人,三个人揍一个人,还能打不过不成?

乔贵想象着这稳稳妥妥的大功劳,按下危急的军权不发,反而哄着皇上去北边避暑,到了途中,又使了个计谋把陆弘调开去查那避暑行宫的安防之事,然后才将这危急的军情告知皇上,带着禁军改道往那宣府而去。

结果宣府新总兵敌不过北虏小王子,一个照面就弃城而逃,正遇上北上而来的禁军,乔贵见了败军,真真正正见识了打仗的残酷,这才慌了,又着急带着皇上往回逃。

皇上、厂公、总兵都逃了,将士哪里还会拼命,敌人还没见着呢,十五万大军先自己乱了起来,逃得是毫无章法,相互踩踏,死伤众多。

北虏小王子带着骑兵在后面一路砍杀追赶,十五万大军对上五万北虏军,如羊群遇上了狼群,毫无还手之力,一路溃败逃往京城。

京城城墙,城高墙厚,本可抵挡千军万马,但皇上回京让开门,谁还敢拦着不开门不成。

城门大开,北虏小王子几乎是前后脚的功夫,跟着大穆朝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大摇大摆就杀进了京城,杀入皇宫。

皇宫都破了,皇上仓惶之间,什么都顾不上带,就这样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往了南方,成为了原书男主起兵的一节背景序幕。

这一次,苏凤仪既已救下沈大将军,又安排了沈家两兄弟共克北虏的计谋,自然不会再由着乔贵如此作死。

这一次,乔贵想瞒,那可由不得他,明日,苏凤仪要让满京城人人都知道这北虏来袭的消息,把乔贵死死按在京城,由不得他再作妖。

沈大将军奇怪乔贵哪里来的底气,其中细节,苏凤仪也不便多讲,只道:

“他的底气,自然来自,人多。”

就这短短二字,只字未提禁军,沈权却一下心中明镜,猜到了乔贵心中所想,眼神不由凌冽起来:

“他竟打起了禁军的主意,此等贼子若不除,大穆,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