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榻前奏对(2 / 2)东汉末年?不,是蒸汽元年!首页

说的人认真,听的人也认真。刘辩虽说接受了现代教育,但是在面对荀彧这个“王佐之才”之时,还是大受启发。

人才就是人才,即便时代赋予了他们局限性,其见识依然能有能超出刘辩的地方,即使刘辩接受过了现代教育。

屋内彻夜谈论军国大事,屋外有人彻夜守着。

赵恒是皇帝身边一名守夜的小太监,他的职责之一就是在皇帝的寝宫附近,当有人需要面见皇帝的时候由他代为通传。

这活没看起来那么轻松,除却经常执夜外,还有很多规矩需要遵守。而宫里规矩向来很严,所以总管便会有很多惩罚赵恒的机会。

这些惩罚花样很多,具体如何罚要看总管的心情。当然了,它们都是不会让皇帝看出来的,比如打脚板、打屁股就是常见的惩罚。

罚人是一门技术活,总管就可以既达到惩罚目的,又不耽误赵恒第二天干活。

虽然赵恒失去了对男人来说很重要的东西,而且现在还隔三差五挨打,可他还是对目前的境遇比较满足。

因为家里实在活不下去了。

赵恒现在还记得,那是八岁的一个春天。虽说每年的春天都吃不饱,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有树叶可以吃,运气好还能找到田鼠。

可是这一次上一年遇了蝗灾,赵家的粮食收成少了许多。可是赵家地的租金没有少一粒米,赵家应交的税也没有少一毫。

再后来官兵骑着马冲进村里,冲进赵恒家里翻出了最后一小袋粮食,他们说那是皇帝陛下的税。

等到了三四月,整个村庄都看不见一丝绿色,别说树叶,连树皮都被扒了个干净。

一脸蜡黄的赵恒父亲用小儿子换来了一升小米,父亲说,两个儿子,他总得留一个,家里不能再饿死人了。

赵恒已经很满足了,至少现在他不用再饿肚子了。对他来说,挨饿比挨打更痛苦。

赵恒给家里写过信,不过他只收到过一次哥哥的回信。

那袋小米没有白换,虽然父亲没能撑过饥荒,但哥哥活了下来。

信里哥哥说村里来了个道人,那道人很厉害,会呼风唤雨,会撒豆成兵,能让跟着他的人吃饱肚子,能活下去。

哥哥说他想跟着那道人,因为那道人说他想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一阵凉风袭来,赵恒摇了摇头,空挠了几把脸提了提神。万一他不小心睡过去,那就麻烦了。

哥哥距离他太遥远了,已经四五年没有音信,对现在的赵恒来说还是守好岗位,别被处罚最现实。

偏殿的灯亮了一夜。

赵恒抬了抬头看向围墙外的远方,此刻东方已经泛了一点白色,天快亮了。

吱呀~

偏殿的门开了,赵恒看到了皇帝陛下。五年来,赵恒没资格也没功夫去想,为什么不愁吃喝的皇帝要抢他家的最后一袋粮。

最终,赵恒只是像往常一样低下头,恭敬的喊了一声:“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