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流民之乱(2 / 2)明史奇谈首页

石龙淡淡的说了一句:“此处不是谈事的地方,待寻一处僻静处,容我细细思量。”

刘通道:“大师所言极是,我已安排弟兄们今日为大师接风洗尘,请大师随我来。”

石龙应了一声,在路上打量着刘通,心想道:‘这个刘千斤虽然人比较浮躁,不过倒不像刚愎之人或能成大事。’

傍晚酒过三巡,刘通突然跪地哭泣道:“今日听闻大师言若官兵攻来,我等必遭灭顶之灾,还望大师出言相救。”

石龙立刻起身,将刘通扶起来道:“大王不必着急,我曾听闻大王早年间单手将县衙门口的石狮子举过头顶,故而人送大王绰号‘刘千斤’。”

刘通急忙摆手道:“那时不过多喝了几碗酒,被乡邻簇拥至县衙,无奈之下才行此事。”

“大王不必过谦,在下已得一策,三日后晌午请大王召集信得过的弟兄来商议此事。”

一旁的允天峰听到石龙的话以后马上对刘通说道:“护法一路舟马劳顿,定是累了,我带护法前去休息,大哥不妨早去休息?”

刘通道:“对,我差点忘了大师日夜兼程半月,是得好生休养一番,我去找两个美人来,今晚服侍大师。”

“大王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在下为修行之人,不可坏了修行,还望大王见谅。”

“既如此,那便不打扰大师了。”

房间内

石龙望着允天峰气不打一处来道:“打劫李府的主意是你出的吧,你可知道这样坑害了一寨人。罢了,跟我说说寨里的结构吧。”

允天峰低声回道:“二当家名李原,外号‘李胡子’,三当家王彪,我排老四,寨子里有300弟兄,我们在此处已有半年,平日里靠打家劫舍为生。现掠得金300两,白银千余,其他的珍宝不计其数。这个就是南唐后主的亲笔书画,是大哥让我转交给你的。”说罢,便从袖口掏出一幅字画放在桌上。

石龙叹息道:“罢了,时候也不早了,你且去休息吧,来日我们再来叙旧。”允天峰听完便应了一声,出门时关上了房门。

也不知少主还有多久到南昌府,但愿一切安好。随后拿起桌上的字画细细品鉴

这几日刘通和石龙都密谋到深夜,直到第四日晌午,山寨大厅已有十数人集合。刘通看着众弟兄,说道:“我旁边的这位大师名石龙,曾白莲教的护法,也是我们寨子里的智囊,今后还希望大家多多配合大师的行动。若有不服,尽可与我来说,接下来请大师为我等谋划出路。”

石龙点点头看向众人道:“承蒙大王厚爱,石某定不负大王所托。现今天下大乱,流民四起,我等何不在这乱世成就一番大业,届时封候拜将便指日可待。前些时日诸位好汉洗劫了李府,朝廷必会派大军前来,我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殊死一搏,推翻这腐朽的朝廷。然我等出师无名,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东晋有言‘金刀既已刻,娓娓金城中’,今大王姓刘,乃天命所归。昔日汉王陈友谅便入主荆州,与那朱元璋二分天下故恳请大王称汉王王,带领我等逐鹿天下。”

刘通未曾料到石龙会这样说,但听下面高声齐呼“恳请汉王,带领我等逐鹿天下。”便点头应承:“既如此,那本王便应诸位所求,自立为汉王,改年号为德胜。”

石龙继续道:“现有汉王,然而无将,故恳请二当家李原当这左将军,三当家王彪当这右将军,四当家允天峰为军师,不知汉王意下如何。”

刘通道:“就依大师所言,本王封你做护国大法师,全权指挥。”

石龙又道:“现我军不过三百,不可与官兵明斗,所以请诸位尽快招募流民,以充备军士。即日起,凡招募五人或捐十两白银者为伍长,招募十人或捐百两白银为什长,招募百人或捐千两以上白银者为百夫长,招募千人者拜将。”

李原问道:“依军师言,那捐多少可以为将。”

石龙答:“为将者,若不识军务,则兵必败,故而将只能募兵或用军工换取。今日议事到此为止,恳请诸位多多招募兵勇,壮大我军势力。烦请李将军和王将军留步,在下另有安排。”

待众人散去,石龙对李原道:“李将军,你取200两黄金分别给荆州府和襄阳府知府各100两,以结交他们,得他们庇佑,为我等争取时间。”又对王彪道:“王将军,你取银600两去各县买购买粮草,顺带买些兵器回,越多越好。”

刘通一阵肉痛,把李原叫到一旁道:“拿一百两黄金就够了,一人给50两,给多了撑死他们了。”随后又对王彪道:“还是老规矩,钱和粮我都要,交易成功后把钱也带回来。”

石龙听后脸色逐渐阴沉,心想:如此做派,未必能成事,可惜这里是刘通说了算,若教主还在,必定会听从我的建议吧。随后对刘通说道:“汉王,如今事务已安排妥当,我需要去安抚新招募的军士,汉王需找块地方供新兵训练。”

“这是自然,本王一会让允天峰带人去后山开一片地,供将士训练,本王亲自做教头练兵,哈哈哈哈。”随后刘通得意离开大厅,而后石龙对允天峰说道:“刘通此人,胸无大志,早晚必败,我等需早做谋划。若他日兵败,则好有个去处。你去联系残余教众,让他们陆续赶往南昌府,以辅佐少主成事。”

仅半月时间,刘通石龙就集结了四千余人,刘通听从国师石龙的话,改梅溪寺为王府,分兵驻扎。刘通驻守王府,石龙带千余人驻守大巴山附近。